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坚决打赢春季农业生产这场硬仗VIP免费

坚决打赢春季农业生产这场硬仗_第1页
1/4
坚决打赢春季农业生产这场硬仗_第2页
2/4
坚决打赢春季农业生产这场硬仗当前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百年少见,冬小麦低温影响多年少有,北方春季积雪融雪缓慢,给夏粮和春播造成极大影响。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明确要求。农业部门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春季农业生产总体开局顺利。但从目前情况看,春耕生产气候异常复杂,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抢先抓早的措施,切实做到各项工作不懈怠、各项措施不放松,力保夏季粮油有个好收成,为全年农业平稳较快发展争取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支撑。积极应对低温灾害,全力夺取夏粮好收成当前,低温是影响夏粮生产最突出的灾害。去冬以来,我国大部地区连续多次出现降温降雪天气,致使华北、黄淮北部冬小麦提前1525天进入越冬期。强降温天气使北方小麦冬前积温减少,生长量不足,个体较弱,群体偏少。春季返青普遍推迟10天左右,春季分蘖时间缩短,不利于构建合理群体。近期的低温天气使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减缓,影响穗粒形成,造成部分小麦幼穗受冻。这对夏粮生产带来极大影响。目前,西南麦区已开始扬花灌浆,江淮麦区进入拔节,华北西北麦区陆续起身,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今年冬小麦管理要围绕促弱转壮,立足一个早字,突出一个促字,落实针对性措施。要坚定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抗低温、促春管,力争夏粮首战告捷。一要加强分类指导。根据不同苗情长势,科学运筹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争取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增粒重。黄淮及华北麦区要围绕促弱转壮增群体,多施一次拔节肥,适时浇好拔节水,促进早发快长,增加春季分蘖,构建合理群体。长江流域要针对降水多、渍害草害重的情况,及时清沟沥水除草,促进小麦、油菜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加强秧田管理,提高秧苗质量。第1页共4页二要加强技术服务。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因时搞好肥水管理。要通过现场培训、电视讲座、广播宣传、手机短信、12316农技服务热线等形式,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向农民普及小麦、油菜等春季田间管理实用技术。要充分发挥粮油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作用,适时组织现场观摩,促进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和实用技术推广。当前要突出抓好三类苗的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主产区三类苗麦田增施拔节肥。三要加强病虫草害防控。针对气温回升病虫害可能加快扩散蔓延的情况,及早制定防控预案,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落实防控责任,适时开展应急防治。要重点加强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实施地区间联防联控,对一些重发区域必须严防死守,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坚决遏制暴发流行。要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训植保专业服务队伍,推广先进施药技术,努力提高防治效果。四要加强防灾减灾。进一步完善各类自然灾害应对预案,大力推广喷施叶面肥、防干热风、防倒伏、防早衰的一喷三防技术,延长小麦灌浆时间,提高千粒重。气象部门分析,未来几天还有低温天气过程,对旱地麦,要指导农民适时浇水,防止冻害发生,适时开展中耕划锄,增温保墒,减轻草害。抢抓农时,确保春播面积落实和适时播种今年,我国东北、西北地区降雪次数多、雪量大,也是多年少有。由于这些地区积雪融化慢,土地解冻晚,川洼地块出现内涝,春耕整地和春播时间普遍推迟710天,导致适播期缩短,确保播种质量和面积稳定的难度加大。这些地区多是一作区,错过播种季节就耽误一年。北方春播要突出一个抢字,立足一个保字,抓前抢早争农时,提高质量保全苗,种足种满种好春播作物。一要科学确定品种。既要根据积温、气候等条件,科学确定主推品种;又要根据播期推迟的实际,指导农民选用适期或第2页共4页偏早熟品种,秋霜春防,尤其是东北地区要防止越区种植。无法适期播种春小麦的地区,动员农民及时改种大豆等作物。二要推广实用技术。针对今年播期推迟的情况,要大力推广水稻棚膜育秧、种子包衣、玉米起垄种植等技术,尤其是水稻产区要早扣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坚决打赢春季农业生产这场硬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