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如何构筑执法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改善执法安全环境构筑执法安全保障机制一、当前执法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罪犯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日趋多元化,罪犯构成日趋复杂,押犯中涉毒、涉黑、暴力犯和多进宫罪犯日趋增多,再加上监狱法制制度尚不完备,对民警执法安全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罪犯暴力抗法、袭警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民警执法安全和执法积极性,监狱执法安全形势严峻。1、少数民警法治意识、执法安全意识淡薄,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尚未真正形成,由此导致的不良执法行为,给执法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危害执法的权威。近年来,随着依法治监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监狱开展的一系列旨在提高民警综合能力、增强执法素质的执法执纪、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等专项整治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民警的执法行为,增强了民警的执法意识,但部分民警执法理念偏差,未能树立惩罚改造罪犯与保障罪犯人权并重的执法观,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正确认识严格管理与公正文明执法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和理性对待罪犯中出现的不服从管理、对抗管教,出现乱作为、执法不当等不良执法行为,导致矛盾激化、对抗升级,严重影响执法安全,影响执法效能的提高。2、相当多的罪犯恶习深、悔改意识差,仇视社会心理强烈、暴力倾向严重,监狱民警执法能力面临挑战,执法安全日益受到威胁。当前,罪犯群体结构、犯情复杂,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隐蔽性、残酷性,相当多的罪犯认罪悔改意识淡薄,报复心理强,心理、行为存在一定障碍,有的罪犯将对社会的仇恨转嫁到监狱民警身上或因不满监狱的管理、不适应监狱的改造生活,导致各种软、硬对抗、袭警等事件的增多;有的罪犯利用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柄”、漏洞,借机闹事、对抗管教,甚至暴力抗法,严重威胁执法的严肃性、安全性和权威第1页共5页性,影响监管改造秩序的安全与稳定。3、监狱法律制度不完备,保障民警执法安全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执法的强制力和威慑力尚未完全形成,监狱民警执法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管改造形势;面对当前人们对最后一道司法防线——监狱执法工作期望值比任何时候都高的情况;面对罪犯及家属、归正人员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监狱执法工作与执法监督的评价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的新形势下,我们强调规范执法行为,严禁打骂体罚罪犯,但由于法律法规、监管工作制度本身的滞后,对罪犯抗改或破坏监管改造秩序行为缺乏有效的打击力度,对罪犯故意对抗管教、挑衅、殴打监管人员以及其他破坏监管改造秩序的行为却“束手无策”、缺乏有效的打击手段,而当我们民警执法过当或受到不法侵害时,由于缺乏以法律作后盾的执法安全保障机制,却要代表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执法民警个人承担后果,这给民警执法工作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严重影响民警执法的积极性。4、权力运作监督制约制度建设缺位,监督不力,缺乏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执法监督保障制度,民警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执法效能。执法监督制约工作只有渗透到监狱执法的各项制度、具体环节中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制度建设实践中由于制度链条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原则性、粗线条多,定量、具体实用少或者是重实体,轻程序,存在较大的自由载量空间,对监督者权力保障的制度更是缺乏,对违法的揭制以及权力受腐败行为侵害的救助等方面尚未建立起严密的保障制度,导致人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权力行为规范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贯彻,使得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权力被滥用,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影响监狱声誉和监狱人民警察的形象。二、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改善执法安全环境,积极构建执法安全保障机制面对严峻的执法安全形势,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健全第2页共5页法制、强化监督、确保执法安全”的思路,加强民警执法监督意识、法制意识教育,强化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改善执法安全环境和执法监督氛围,构筑科学、合理、程序严密的执法安全保障新机制,以提高执法效能,维护执法安全,促进监狱的“三化”工作,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