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3页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内容提要传播媒介的技术优势不仅造成新的权力统治形式,而且会导致新文明的出现。历史证明,资本霸权依靠对传播的控制。现代传播技术适应了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转型的特点,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严峻的问题在于,全球化将导致新的媒介垄断,还是走向世界信息和传播的新秩序。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文化策略。从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视角出发,传播媒介成为权力话语的载具。如果从意识形态话语转换为知识论的话语,传播媒介更是作为知识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现代社会中组织和个人的反思性实践的工具、社会沟通的公共空间、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领域。全球化第2页共43页第1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3页的传播网络,一方面造就了美国的霸权,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多极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并孕育着新的社会形态。关键词:传播学传播媒介全球化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播技术大大推进了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由H.A.英尼斯、W.施拉姆、E.罗杰斯等人开启了传播与国家发展的相关性的研究。直至九十年代,关于此项课题的研究大约有四个不同的路径。其一是受到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持强烈批判的立场,揭示出传播技术强化并加速了资本主义全球体第3页共43页第2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3页系的建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依附(E.罗杰斯、H.I.希勒、M.特劳等);其二是从后工业主义历史观出发,指出传播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造就了后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D.贝尔);其三是从国际政治及伦理学角度,分析信息资源分享的不平衡,指出南北国家间日益加剧的差距,提出建立新的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主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acBride报告);其四是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立场,揭示在媒介饱和信息超载情形之下文化变迁和文化认同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D.哈威)。⑴在世界体系的单极化与多极化的矛盾愈来愈明显的情形下,传播和国家发展的关系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和敏感,并由此引出对发展中国家相应的文化策略和传播观念的思考。第4页共43页第3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3页传播技术推动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突出的生活现实。吉登斯指出全球化有四个基本特征: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扩张、民族-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调整、世界军事安全秩序建立和全球信息传播网络的形成。⑵全球化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前途。一个是世界多极化,平等竞争,合理发展;另一个是世界单极化,建立新的霸权和依附关系。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毫无疑问是要争取前者。信息传播的新发展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第5页共43页第4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43页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自己的生产及其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⑶传播作为人类交往的形式是同发展问题密切联系的。布罗代尔考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十五世纪开始建构时,航海交通、货币信贷和印刷术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他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构筑在于不断地创造并扩张着某种“统一的语言”。掌握统一的语言,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⑷所谓“统一的语言”应当是广义的,包括共同的市场游戏规则、货币金融体系、国际交往准则、全球军事力量控制协定和全球传播体系(媒介、语言、符号意象等)。英尼斯将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史联系起来考察,重点研究了加拿大与欧洲、美国的传播关系及其对于运输和贸易的影响,揭示出传播技术对于社会体制、权力、知识系统的决定性作用。他在《帝国与传播》、第6页共43页第5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43页《传播的偏向》等著作中阐明了传播媒介的优势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