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导引城市规划编制是城市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延伸。城市规划要强调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新时期城市规划要注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整合;要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建设园林城市;不断完善城乡建设的不断融合和城-镇-村建设规划体系的;要充分应用多学科、新技术。第1节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1.城市规划编制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延伸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落实和具体化,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总体部署与安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编制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时,一定要保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城市规划的编制要以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导,要与城市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城市发展战略已规定了城市发展的目标、重点及措施,是编制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只有根据城市发展战略来编制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才能结合自己的“市情”找到自己的方向,建立起科学的城市规划体系。其次,城市规划的编制要从城市发展水平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顺应历史、自然、人文基础条件。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模,都会受到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影响,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结果,才能因地制宜,提出有实际意义的规划原则、特点、重点和建议。再次,城市规划的编制应该谋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城市规划的编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各项要素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考虑通过城市规划的编制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应注重保证城市经济的有序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较慢时,应注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扶持;要重视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要为宽敞的居民住房,充分的劳动就业,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风尚,做出规划努力;要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系统,防治污染和公害,对城市环境进行优化、美化、绿化,使城市空气清馨宜人、环境赏心悦目。最后,城市规划的编制要具有适度超前意识。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因此,城市规划的编制既要考虑现实性,又要有超前性、预见性,促进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因此城市规划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变化,适时的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使城市规划逐步趋向于全面、正确的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温家宝: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在设计、建设、管理方面受到普遍赞誉的城市,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那些布局混乱、环境恶化、不能发挥整体功能的城市,除了其它原因外,往往都与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有关。因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下功夫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城市规划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多方比较,反复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温家宝:《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几个问题》,载《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