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5页第一章、医院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第一节各项规章制度供应室工作制度1.熟悉各种物品性能、清洁、保养、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做到供应物品适用、无菌、无致热源,确保医疗安全。2.供应室应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合理设计收污、粗洗、精洗包装、敷料制作、灭菌、无菌物品存放和发放顺向路线,不得逆行。污染物品,未灭菌物品,无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避免混淆。3.各种用后的物品,除布类物品外,均应用化学消毒剂浸泡后再交供应室。4.科室送交灭菌物品应贴化学指标胶带,标明物品名称、科室,灭菌日期或失效期、责任者。消毒物品有效期为7天。认真管理科室送消毒,以防差错或丢失。5.了解各科室的需求,及时调整、补充。6.做好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供应的器材、物品等应按月做好预算,向有关部门请领并做好登记、统计工作。7.凡沾有脓血的器材须由科室立即洗涤清洁,以免凝固损坏。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应先行消毒后送供应室处理。8.定期测定消毒锅性能,并做好抽样及灭菌效果监测。工作人员进入灭菌室须换鞋,戴口罩、帽子。无菌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第2页共55页第1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5页地面,每月大扫除一次;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月做无菌包及无菌室空气培养一次,并有记录。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消毒物品的有效期,过期物品应重新回消。供应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去污区管理目的:控制污染器械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及时清洗消毒,所有的工作流程及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1.按规定由专人、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具等;2.回收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科室周围环境;3.回收物品后在污物分类台分类核对登记,并采用适当有效的方法清洗消毒;4.进去污区必须在缓冲间,戴帽、口罩、手套、换鞋、穿去污区服装,进行冲洗时须穿防护衣、戴防护面罩;5.出去污区必须洗手、脱口罩后进入缓冲间,脱防护服、脱去污区衣服、换鞋、洗手;6.去污区划分三区域:污物分类台、粗洗区、精洗区,分类的范围尽量缩小,保持环境的清洁,保持地面的干燥;7.特殊传染病(朊毒体、SARS、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物品回收时,应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密封,并做传染标记,写病区、姓名、疾病名称,先用1000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8.每日工作结束后,清洗地面一次,浸泡池以含氯消毒剂冲洗及擦第3页共55页第2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5页拭清洁,开窗通风;9.回收箱每次用后须进行消毒、清洗,回收车在回收工作结束后进行消毒清洗,所有物品保持干燥存放;包装区管理目的:工作包装区域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制作过程,严格消毒隔离的目的是保证清洗后的医疗器械不被再次污染,确保灭菌质量。工作包装区划分器械包装区、敷料包装区、灭菌区3个区域。1.凡进入工作包装区的人员应换鞋、洗手、戴帽子和更衣,尽量减少人员出入,以保证包装区的空气洁净度;2.从去污区进入的物品,必须经过彻底清洗消毒方可进入,清洁敷料布类必须从包装区的传递窗才能进入工作包装区;3.灭菌区消毒员严格按照各类灭菌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检查物品的外包装、包外化学指示及标签项目填写、正确装载卸载、炉号炉次登记及签名;4.工作结束后由专人对环境进行保洁,每个工作区域必须保持空气洁净;5.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物品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并登记;6.实验室制剂禁止送供应室灭菌。无菌存放区管理目的:确保无菌物品存放条件、有效期内使用、空气质量,严禁非第4页共55页第3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55页无菌物品进入无菌存放区。适用范围仅限于发放无菌物品的人员,凡进入无菌区的人员应洗手、更衣、换鞋、戴帽子,以保证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空气洁净度。1.无菌物品出炉时必须检查包装、炉次炉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的填写,所有灭菌的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炉次炉号、消毒员签名。2.无菌物品在距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