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迫性条文1.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连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程度长度不小高度的2/3。3.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龄不应小于28d。4.承重墙体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5.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6.小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连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程度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8.配筋砌体钢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9.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二、砖根底砌体工程技术交底10.砌体工程应在地基或根底工程验收合格前方可施工。11.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标高应引自水准点或设计指定的水准点。12.根底施工前应在建筑物的主要轴线部位设置标志板。标志板上应标明根底、墙身和轴线的位置及标高。外形或构造简单的建筑物可用控制轴线的引桩代替标志板。13.砌筑前先将垫层外表上的杂物清扫干净并浇水潮湿。14.根底砌筑前应检查垫层的平整度。对第一层灰缝厚度大于20mm处必须用C10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用砂浆、砖屑塞垫。15.在垫层转角处交接处及上下处立好根底墙小皮数杆。根底墙小皮数杆要进展抄平使杆上所示底层室内地面标高线与设计的底层室内地面标高相一致并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变化部位。16.砌筑时可依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砌几皮砖再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局部其中第一皮砖应以根底底宽线为准砌筑。17.内外墙的砖根底应同时砌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同时砌起时应留置斜槎斜槎的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18.大放脚局部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要注意十字及丁字接头处的砖块搭接在这些交接处纵横根底要隔皮砌通。19.大放脚转角处应在角外加砌七分头砖〔3/4砖〕以使竖缝上下错开。20.大放脚的最下一皮砖应以丁砌为主。基墙的最上一皮砖〔防潮层下面一皮砖〕应为丁砖。2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上。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根底扩大局部的高度。22.砖根底在临时连续处应留斜槎高差不得超过1.2m。根底上下相接处应砌成踏步式踏步长度不大于1m高度不大于500mm。23.如有防震缝或沉降缝其两边根底必须分开砌筑严禁任何搭接咬槎。先砌的要把露出的舌头刮净后砌的采用缩口灰砌筑。缝中不得有砂浆或碎砖堵塞一旦落入应及时清理干净。24.程度灰缝及竖向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10mm左右最小不得小于8mm不得大于12mm。程度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因此砖在砌筑前应提早1~2d充分浇水潮湿烧结普通砖和多空砖含水率宜为10~15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灰长度不得超过750mm。当气温超过30℃时铺灰长度不得超过500mm。25.砖根底中的洞口、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穿过根底墙道安装时道上口与过梁底之间应有大于100mm的预留沉降空隙以防房屋沉降后压坏道。26.砌完根底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应在根底两侧同时进展并分层夯实。单侧填土应在砖根底到达侧向承载才能和满足允许变形要求后才能进展。27.底层厕所间、厨房间不能采用架空板应直接进展回填土并在其上做现浇混凝土地坪可防止煤气泄漏后集聚在架空板下空间。28.砖根底防潮层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不得用油毡作为根底墙的程度防潮层。当设计无详细要求宜用1:2.5的水泥砂浆加适量的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20mm。29.砖根底砌筑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基槽〔坑〕内杂物和积水。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后方可进展分层回填夯实。三、多孔砖砌体技术交底30.多孔砖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有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31.多孔砖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倾倒的抛掷。进场后应按强度等级分类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32.砌体宜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33.砌筑砌体时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前应试摆。在不够整砖处配以辅助块不宜把整砖砍成碎砖。上下竖缝互相错开1/4砖长。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34.砌体宜采用“四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