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墙体与柱交界处的纵向裂缝现象墙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墙体与柱交界处出现纵向裂缝。原因分析(1)未按要求设置拉接钢筋,墙柱间隙过大;(2)砌块与柱间灰缝不饱满;(3)砌块未达到28天养护龄期收缩大,砂浆标号过低、与其它材料干缩不一。防治措施(1)严格按设计要求长度设置拉接钢筋;(2)砌块进靠柱壁减小灰缝;(3)改善砂浆和易性,保证砌筑砂浆饱满灌实,随手沟缝;(4)控制未到期养护龄期的砌块提前使用。治理方法(1)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铲除裂缝处的空鼓脱壳的装饰层,扫刷冲洗干净、晾干,重新抹聚合物抗裂砂浆、刮涂腻子和喷刷涂料即可;(2)裂缝宽度在0.5mm-3.0mm之间时,清扫干净缝内浮灰杂物,嵌填、刮涂补缝胶浆;(3)裂缝宽度在3.0mm-5.0mm之间时,清除浮渣和灰尘等,可采用补缝胶浆或水泥稀浆灌浆;(4)当砌体墙体裂缝比较严重,最大裂缝宽度大于5mm时,应查明裂缝原因,制定加固处理方案。2、墙体靠梁交界处出现水平裂缝现象墙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墙体与梁底的交接处出现水平裂缝。原因分析(1)砌块墙体靠梁顶端的砌块未顶严梁底,砌块干缩过大;(2)墙与梁结合处灰缝过厚或过小。防治措施(1)保证砌块满龄期再使用,控制日砌高度和最上一层填补时间;(2)砂浆配合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3)灰缝饱满厚度一致;(4)靠梁底应用实心辅助砌块斜砌,顶端满铺砂浆,保证坚固密实、顶紧梁底,沿墙顶与梁交界处加钢丝网处理;(5)一般水平裂缝可不作结构性处理,仅作恢复建筑物功能的局部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待到基本稳定后,采取封闭保护外墙防渗漏的方法处理。治理方法(1)沿外墙裂缝处,铲除裂缝边上、下各宽150mm内的抹灰或装饰层,扫刷干净,冲洗晾干后,沿裂缝填嵌水泥稀浆灌浆;(2)再用聚合物抗裂砂浆抹灰并埋贴玻璃纤维网格布,干燥后做好装饰面层即可。3、墙体中部砌块周边、台阶和纵横不规则裂缝现象墙体中部砌块周边、台阶和纵横施工后过一段时间出现空鼓或裂缝。原因分析(1)砌块、灰缝砂浆以及抹灰层干缩变形;(2)砌块组砌方法出现差错;(3)砌体收缩不均,采用了不同龄期、不同强度的砌块混用;(4)砌体发生不均匀收缩沉降等。防治措施(1)严格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操作,改善砂浆和易性;(2)保证灰缝砂浆饱满密实;(3)砌块严格检验合格、分类不混淆并满足28天龄期;(4)控制日砌高度和顶层填筑时间;(5)控制墙体砌筑长度增加构造柱;(6)控制抹灰层厚度和砂浆配合比,关键部位加钢丝网处理。治理方法(1)用油灰刀把裂纹切开,尽量深一些,填入石膏,一定要填实,填均匀;(2)然后用绷带、豆包布或白的确良布把出现裂纹的地方贴上,干燥后再刮腻子或做其他工艺的处理;(3)如果裂纹比较严重,也可以用牛皮纸或报纸补缝。4、墙与地面交界处水平裂缝现象墙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墙体与地面交界处出现水平裂缝。原因分析(1)底层砌块砌筑未铺垫砂浆或砂浆不饱满出现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1)砌块底层满铺砂浆和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2)控制砂浆强度,做到饱满密实、厚度均匀一致。治理方法(1)铲除墙底裂缝处的装饰层,将砖墙底缝隙中的灰浆刮除,冲洗干净,用铁片楔紧,然后用1:2.5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并凹进墙面10mm,用柔性防水密封胶嵌填。5、女儿墙与屋面交界处裂缝现象由于温差的变化引起女儿墙与屋面交界处抹灰出现裂缝。原因分析(1)由于室外温度变化大,直接影响砌块干湿热胀冷缩,构造不合理、施工不当;(2)温差变化引起材质产生不同的变形,墙体产生剪应力变形。防治措施(1)用钢丝网加强防裂,做好屋面女儿墙交界处,留变形缝和防水处理;(2)严格按构造措施做好交界砌筑,减少温度应力;(3)凡高3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治理方法(1)有裂缝,但不严重时,可采用补缝胶浆或水泥稀浆灌浆封闭裂缝,以防止雨水渗入室内;(2)凡因屋面刚性防水层、保护层没有按规定留分格缝,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推裂女儿墙时,须用切割机沿女儿墙内壁切30mm宽的缝,将缝内混凝土清除干净,缝内嵌填柔性防水密封材料。6、门窗洞口边角呈八字型裂缝现象由于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