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K74+884~K80+860段)B2-6分部总体临建规划方案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峨汉高速B2-6分部二〇一七年九月五日总体临建规划方案1编制依据1.1《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工地建设》;1.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1.3《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1.4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项目2标段施工图(送审稿)设计文件;1.5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与公路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1.6、峨汉高速路基土建招标文件;1.7、峨汉高速路基土建招标文件补充技术规范;2编制原则2.1根据现场情况,场地选址远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保证临时设施安全,编制经济合理、布局紧凑、美观、安全、切实可行的临建施工方案。2.2场地布置以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力、机具设备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平安工地建设。2.3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2.4严格服从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的原则,保证施工工期。2.5站场建设应因地制宜,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6、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尽量减少临时用地,施工临时用地以满足施工生产和现场管理办公为主;充分利用地方规划道路实现永临结合。3工程概况3.1地形、地貌本项目段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为盆地向青藏高原东部过度地带,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岖,烦乱重迭,气势雄伟,河谷幽深,壁垂千仞,高差悬殊,隧道穿越的山体浑厚,山势陡峻,峡谷纵横,大渡河由隧道出口外在线路左侧呈弧形流经隧道进口附近向东而去侵蚀河谷地貌区,路线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区。测区在大地构造部位上属于扬子准地西缘,跨凉山块陷及川中台坳,分布于柳江~峨眉山~沙湾~马边一线以西。经历了晋宁至燕山期的多次构造运动,使区内形成了不同形态、方向、性质、级别和序次的褶皱和断裂形迹,是川滇南北构造带北端的一部分。该带地震活动频繁,为典型的震群型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3.2气候、水文项目所在的乐山市金口河区内属亚热带气候,具有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3~16℃,夏季时间较长,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冬季短,冬季极端气温为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26.1mm,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总雨量的88.2%。隧址区主要河流为大渡河,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之一,具有过境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流急的特点,地表水水质良好,属于中型水质。3.3主要工程量大峡谷隧道峨眉端由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起于乐山市金口河区共安乡文店村K74+884,终点桩号K80+860,主线长度5.976km。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横洞、左右线主洞、斜井便道、峨眉端通风斜井等,其中横洞475米,左线主洞5935米,右线主洞5976米,斜井便道3.5公里、峨眉端通风斜井2272米。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路基工程路基开挖m33.2万2路基填筑m30.72万3M10浆砌m30.8万4C20混凝土m30.4万1主线隧道(单幅)Ⅲ围岩m86192IV围岩m29463V围岩m3464斜井III围岩m20725IV围岩m1006V围岩m1007横洞III围岩m2908IV围岩m1009V围岩m85设计路线平面布置图4、施工临建总体规划部署及工期4.1总体规划部署根据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四川省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项目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以及补充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意见及要求,结合本项目地形地貌、结构物分布情况、工程特点等,本项目初步总体施工平面部署如下(平面布置详见附图:《峨汉高速B2-6分部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1)、新建项目工地试验室,选址位于金口河区文店村,位于路线K74+900右侧垂直距离300m。2)、本项目砼数量约28.2万m3,拟规划1座双60型拌合站和1座单60型拌合站,1#拌合站位于金口河区文店村距离主线K74+900右侧垂直距离300m。2#拌合站金口河区文店村,该位置距离峨眉端斜井进口90m。3)、本项目钢筋及型材数量约6876吨,根据结构物分部情况,拟规划2座小型钢筋加工厂,其中1#钢筋加工厂距离主线K74+900右侧垂直距离250m,2#钢筋加工厂该位置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