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4页荚蒾·植物荚蒾为忍冬科荚蒾属落叶灌木,高达3m,干皮黑灰色,有细纵裂,鳞芽,被疏毛,幼枝绿色被星毛,老枝近光滑,具棕黄色散生皮孔,单叶对生,叶纸质,宽倒卵形,长3~9cm,宽2~7cm,先端骤尖,基部宽楔形,缘具波太齿牙状锯齿,叶两面具星毛,叶背基部两侧具腺体和腺点,侧脉6~7对,在叶背面凸出,叶柄长1.0~1.5cm,密被星毛,顶生复伞形花序,5叉分枝,序径4~8cm,花小,花两性,白色,辐状,具5裂片,雄蕊5枚伸出花冠外,花药黄色。核果浆果状,红色,近球形,果核扁,有2条浅背沟及3条浅腹沟,花期5~6月,果熟9~11月。识别要点:干皮黑灰色有细纵裂,鳞芽,幼枝、叶片和叶柄均密被星毛,叶背脉腋有簇毛,基部两侧有腺体和腺点,侧脉6~7对,在叶背凸出,复伞形花序5叉分枝,花小、白色,浆果状核果,红色。产地分布:为中国原产种,主产浙江、江苏、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等省。荚蒾枝叶稠密,树冠球形;叶形美观,入秋变为红色;开花时节,纷纷白花布满枝头;果熟时,累累红果,令人赏心悦目。如此集叶花果为一树,实为观赏佳木,是制作盆景的良好素材。荚蒾是温带植物,喜光,喜温暖湿润,也耐阴,耐寒,对气候因子及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最好是微酸性肥沃土壤。地栽盆栽,管理可以粗放。荚蒾用播种繁殖。秋冬采种,种子具休眠期,用湿砂层积以通过后熟作用及打破休眠后,于翌年春播种,栽培容易,可裸根移栽,但应适当剪枝。第2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4页白丁香适应地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生态分类:木本植物落叶灌木类高度范围:4-5(M)形态特征:白丁香为紫丁香白色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较小,泞面有疏生绒毛,花密而洁白、素雅而清香,常植于庭园。该种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花期4~5月,芳香,叶小而有微柔毛,花白色,有单瓣、重瓣之别。主要产于河南省,沈阳等地区有栽培。白丁香通过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变异。生长习性:阳性,稍耐阴,耐寒,耐旱,忌低湿第3页共24页第2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4页红瑞木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朝鲜半岛及俄罗斯也有分布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丫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性极耐寒、耐旱、耐修剪,喜光,喜较深厚湿润但肥沃疏松的土壤。落叶灌木,高3m。树皮紫红色;老枝血红色,无毛,常被白粉,cm;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4-9cm,宽2.5-5.5cm;侧脉5-6对。分辩率房状聚伞药序顶生;花小,黄白色;萼坛状,裂片4,萼齿三角形;花瓣4,卵状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微扁,花药淡黄色,2室,丁字形着生;花血垫状;子房近于倒卵形,疏被贴伏的短柔毛,柱头盘状,宽于花柱。核果斜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白色东稍带蓝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侧有脉纹3条。花期6-7月,果期8-10月。第4页共24页第3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4页黄刺玫【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耐寒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和瘠薄,在盐碱土中也能生长,以疏松、肥沃土地为佳。不耐水涝。为落叶灌木。少病虫害。【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2~3米;小枝无毛,有散生皮刺,无针毛。小叶7~13,连叶柄长3~5厘米;小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稀椭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上面无毛,幼嫩时下面有稀疏柔毛,逐渐脱落;叶轴、叶柄有稀疏柔毛和小皮刺:托叶条状披针形,大部分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呈耳状,边缘有锯齿和腺毛。花单生于叶腋,单瓣或重瓣,无苞片,花梗无毛,长1~1.5厘米;萼筒、萼片外面无毛,萼片披针形,全缘,内面有稀疏柔毛;花瓣黄色,宽倒卵形;花柱离生,有长柔毛,比雄蕊短很多。蔷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直径8~10毫米,无毛,萼片于花后反折。花期4~6月;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