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的几点思考认真总结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并吸收以往的丰富经验,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对于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设,进而搞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长效机制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意义重大。一从根本上说,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事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研究探索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至少涉及四个层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一员,来自群众,植根于群众。其次,党的宗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里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党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党为人民服务,既是由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党的自身利益所决定的。谈到党的自身性质比较好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但谈到党的自身利益,一些人就觉得不好理解。党章中这样讲,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有人因此而认为,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其实,党章的这段话只是说,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此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当我们说“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或者“坚持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党有自己的利益。因此,党有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不可回避并且必须明确的问题。那么,党的自身利益是什么。概括起来说,就是一要生存,二要发展。生存问题在建党之初就存在着,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党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斗争,并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取得胜利,多少次濒临危难,又多少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正是我们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走过的艰难历程。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同第1页共6页时,我们党始终致力于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而在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问题上。但是,生存问题始终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战争年代,生存的威胁主要来自外部,来自敌人的军事上的进攻,经济上的封锁。在和平时期,虽然有国际上的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但主要来自党员和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特别是领导干部严重的腐败。我们所说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正是指的生存问题。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一致性,决定了党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也决定了党必须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过去,我们在说到这种一致性时,总是片面地强调党怎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牺牲,如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忽略了人民怎样付出极大的代价维护党的利益,如何用鲜血和生命全力支持党的事业;片面地强调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而忽略了党为人民服务恰恰是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特别是忽略了党为人民服务是因为党一刻也离不开人民,正是人民的支持才保证了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说,为人民服务从来就不是党为人民单方面的,而是包含了两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方面,即党代表了人民,人民支持了党;没有党的奋斗,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实现和维护,而没有人民的支持,党的利益也会丧失殆尽。再次,党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多方面的,毛泽东同志将之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中,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坚持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党就一刻也不能生存下去。其实,另外两大作风,也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比如理论联系实际,这里所说的实际就是社会实践,就是以千百万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因为理论本身就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比如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了人民的第2页共6页利益改正错的。因为好的就是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而错的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