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文件川农发中心发[2006]01号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工作总结在四川省教育厅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省内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己任,坚持科学发展观,克服困难,大胆改革,锐意进取进一步加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完成了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机构建设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和经费落实等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现把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2005年的主要工作(一)组织机构、办公条件进一步完善1、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中心兼职(1)调整和充实了中心学术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教授担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党委副书记邓良基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有: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继瑞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杜受祜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南大学戴思锐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彭久麒教授、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姚荣东教授。同量,聘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孙中才教授等国内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为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2)加强了领导班子力量。组成了由校党委副书记邓良基教授兼任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傅新红教授兼任中心常务副主任、院长陈文宽教授为副主任的领导班子;并配备中心办公室主任、副院长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加上校内外各方的大力支持,为推动中心的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2、学校加大经费等投入在省教育厅每年拨款4万元的基础上,学校加大了科研经费和办公经费的投入,两年共划拨经费30万元,为中心的科学研究活动和正常运转提供了经费保障。学校还改善了中心的办公条件。3、建立了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网站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2005年,我们在四川农业大学主页上建立了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发布中心的学术活动、研究动态等相关信息,加大了中心的宣传和对外交流力度。(二)成立中国农村发展国家创新基地四川分中心2005年8月,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文简称“浙大卡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国农村发展国家创新基地四川分中心。双方在合作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一致意见。(三)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对外服务1、根据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心研究人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一年来,开展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四川农村发展、统筹四川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建立四川省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加快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2、积极拓展课题申报,提高研究水平。中心组织研究团队,积极开辟渠道,争取科研课题。特别是组织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申报、论证工作。3、积极开展对外服务。中心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承担并完成了四川省科技厅“十一五”规划课题2项、成都市“十一五”规划课题2项、邛崃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等。4、主办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中心与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成功地主办题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2005年学术年会;成功地承办国家商务部培训项目“非洲国家反贫困培训高级研修项目”在四川的培训、考察。同时,中心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中心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著名农业经济专家西南大学戴思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孙中才教授、四川省委扶贫办王思铁研究员等来中心做学术报告,共6场次,深受师生好评。同时,中心研究人员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共20余人次。(四)加强中心课题管理1、发布2005年科研项目申报指南并进行课题评审。针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