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2页味精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1目的本规范为味精工厂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生、制程及品质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专业指引,并藉适当运用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原则,以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品质劣化之环境下作业,并减少作业错误发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以确保味精之安全卫生及稳定产品品质。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产制供人类消费,并经适当包装之味精制造工厂。3专门用词定义3.1食品:指供人饮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3.1.1发酵醪:指经麸酸发酵完成之发酵液。3.1.2麸酸:Glutamicacid,又称麸胺酸,系非必须胺基酸,其一钠盐(Monosodiumglutamate缩写MSG)可当作调味料使用。3.1.3味精:Monosodiumglutamate简称MSG,又称麸酸一钠盐,适量掺于食品中能增强其鲜味者,早期工业法系以小麦、面筋为原料加盐酸分解制造,现在多以糖蜜等原料,利用麸酸发酵法制造成麸胺酸,然后将之纯化及中和成一钠盐之结晶。3.2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3.2.1原料:指成品可食部分之构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3.2.1.1主原料:指构成成品之主要材料,如糖蜜、树薯粉等。3.2.1.2配料:指主原料和食品添加物以外构成成品的次要材料,包括不存在成品者。3.2.1.3食品添加物:指食品在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等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防腐、漂白、增加香味、安定品质、或其它用途而添加或接触于食品之物质。3.2.2包装材料:包括内包装及外包装材料。3.2.2.1内包装材料:指与食品直接接触之食品容器如瓶、罐、盒、袋等,及直接包裹或覆盖食品之包装材料,如箔、膜、金属、纸、蜡纸等,其材质应符合卫生法令规定。3.2.2.2外包装材料:指未与食品直接接触之包装材料,包括标签、纸箱、捆包材料等。3.3产品:包括半成品、最终半成品及成品。第2页共32页第1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2页3.3.1半成品:指任何成品制造过程中所得之产品,此产品经随后之制造过程,可制成成品者。3.3.2最终半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但未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3.3.3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并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3.4厂房:指用于食品之制造、包装、贮存等或与其有关作业之全部或部分建筑或设施。3.4.1包括原料处理、发酵、麸酸、精制及味精包装等场所。3.4.1.1原料处理场:指用于主原料(如糖蜜、树薯粉等)之前处理作业场所,其经处理后之原料,随后送至酦酵工场行麸酸发酵之用。3.4.1.2发酵工场:指麸胺酸之生产工场,即利用纯粹培养之微生物进行发酵流程之作业工场。3.4.1.3麸酸工场:指麸胺酸之回收工场,利用发酵醪回收及纯化麸酸之作业工场。3.4.1.4精制工场:指味精制造工场,利用麸酸再予中和、纯化、结晶、干燥等制造味精之作业工场。3.4.1.5包装室:指执行味精成品包装之场所。3.4.1.5.1内包装室:指从事与产品内容物直接接触之内包装作业场所。3.4.1.5.2外包装室:指从事未与产品内容物直接接触之外包装作业场所。3.4.1.6内包装材料之准备室:指不必经任何清洗消毒程序即可直接使用之内包装材料,进行拆除外包装或成型等之作业场所。3.4.1.7缓冲室:指原材料或半成品未经过正常制造流程而直接进入管制作业区时,为避免管制作业区直接与外界相通,于入口处所设置之缓冲场所。3.4.2管制作业区:指清洁度要求较高,对人员与原材料之进出及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等,须有严密管制之作业区域,包括清洁作业区及准清洁作业区。3.4.2.1清洁作业区:指内包装室等清洁度要求最高之作业区域。3.4.2.2准清洁作业区:指加工调理场等清洁度要求次于清洁作业区之作业区域。3.4.3一般作业区:指原料仓库、材料仓库、外包装室及成品仓库等清洁度要求次于管制作业区之作业区域。3.4.4非食品处理区:指品管(检验)室、办公室、更衣及洗手消毒室、厕所等,非直接处理食品之区域。3.5清洗:指去除尘土、残屑、污物或其它可能污染食品之不良物质之处理作业。第3页共32页第2页共32页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