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论文Tenth“challengescup”Nationalcollegeextta-curricularacademic题目:广西典型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研主要负责人:李自恒小组成员:潘镜全李莎莎秦年秀凌彩花梁丽萍万巧玉指导老师:卢远所属单位:广西师范学院资环学院广西典型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研李自恒潘镜全李莎莎秦年秀凌彩花梁丽萍万巧玉摘要:通过对典型村庄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查,扩展到城镇、县域等大型区域,整理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数据,得出有利于农民生产的有效模式,并对成功模式进行推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同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茉莉花桑蚕产业模式横县恭城宜州田东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人民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的推动下,广西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和提高;针对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因素,涌现出了大批的生产模式宏图。在科学产业模式的指导和督促下,广西农业财政经济收入蓬勃发展,在推行和执行科学生产模式的农村地区已基本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然而,科学的发展模式并没有遍及大部分地区,仅局限于少数地区,于是,通过对广西典型区域产业模式的调查,展现出典型区域科学而有经济效益的产业模式或对某些产业模式的不足给予提出并修正,号召其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因素采取相关的有效的生产模式,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次调研形式如下:1)个体访谈。选取广西四个典型区域(南宁横县、桂林恭城、河池宜州、百色田东)的100户农户(农户的选择是在典型区域内随机抽取相关村、相关农户)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基本种植情况、以及经济效益。2)问卷调查。根据访谈掌握的信息资料,设计对选定的四个典型区域的20个村的100户农民进行影响经济收益的因素的问卷调查。3)资料查阅,通过有关部门或网页了解四个典型区域的总体情况。通过调查显示影响调查区域经济收益的主要原因有:一年中的气候问题、市场价格的波动、农业信息的获取、国家政策的实施、生产成本的投入等因素。正是针对这种种的影响因素,有关部门提出和推行了科学的产业模式,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收益效果。下面是我们调查的四个典型区域的产业模式及其经济效益。横县“龙头企业+基地+科技人才+合作组织+农户”生产模式横县栽培茉莉花的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已有四百多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横县茶厂开始引进双瓣茉莉花种植,并用其窨制茉莉花茶获得成功,从此,拉开了横县茉莉花人工规模栽培和花茶加工的序幕。随后于八十年代初,原商业部(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把广西横县确定为新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为了使其成为产业,历届县委、政府花尽心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积极扶植,成立了花茶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采取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大规模开展交通、能源、通讯、城市、商场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二十年来,经市场大潮的锤炼冲击,几起几落,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业终于站稳脚跟,使横县成为全国最大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基地。目前,横县的茉莉花园种植范围已由最初的一个自然村扩大到十一个乡镇,花园面积由初期的数百亩扩大到十万多亩。每年产鲜花6万多吨,增加农民收入2.5亿元。其中已获得无公害认证的茉莉花面积有3.9万亩,获得瑞士(IMO)等国际国内有机认证的茉莉花、茶园面积约1500亩。而福建茉莉花面积只有2万亩,四川和云南也只有2.5万亩。目前全国茉莉花种植面积14.5万亩,年产鲜花9万吨。花茶加工企业由原来仅有县茶厂一家发展到目前180多家,常年加工花茶100万担,约占全国花茶总量的60%,花茶加工产值达到2亿多元,全县还建立八大茉莉花专业市场,其中投资2000万元在县城建成的茶叶市场和茉莉花交易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花茶市场和茉莉花专业市场,并成为花茶产销的信息中心。本次调研是以横县茉莉花为主展开的调查对象是横县不同乡镇的4个村共20户茉莉花种植农户,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调查法(包括小组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据调查了解到种植茉莉花土地面积占农户所拥有土地面积的在80%以上的占调查农户占65.8%,种植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0%---80%的农户占调查农户的26.4%,而种植面积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