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九年六月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编写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四队项目负责:马占鹿编写人:马占鹿审查人:聂永总工程师:三金柱单位负责:陈斌提交单位: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时间:2009年6月对《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的修改说明“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甲方)与哈密博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乙方)2008年共同合作勘探的地质勘查项目,该项目自2008年6月开展,2008年12月提交了初审报告,经自治区储量评审中心专家的评审提出了宝贵意见,我单位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现对修改情况做如下说明:一、根据专家意见,原定于2009年4月底提交《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修改稿),但由于本次报告修改涉及到野外钻探施工,加之今年气候变化无常,严重影响了野外钻探作业的开工及进度,直接导致了本报次修改报告在时间上的滞后。我队根据专家的初审意见于2009年4月在矿区PZ-59、PZ-60勘探线补充施工了ZKZ5902、ZKZ6002两个钻孔,以便于对Ⅰ号铁矿体的控制程度达到详查要求。二、在2009年补充ZKZ5902、ZKZ6002两个钻孔的基础上,结合前期钻探所获成果,根据各勘探线钻孔见矿位置、见矿数量及各矿体的空间变化特征,此次修改重新对各个铁矿体进行了圈连、单独编号和资源量估算。根据矿区矿体形态复杂、产状变化大的特点,建议今后在目前所获地质找矿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坑探手段边探边采。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年12月17日发布并于2003年3月1日实施的《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要求及本次工作情况,本次对红星山铁矿Ⅰ、Ⅱ号铁矿体估算了332+333资源量。四、根据专家意见,通过垂直纵投影图在对各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中采用矿体的中线进行了工程投影定界。五、根据专家意见,本次储量计算过程中,用见矿工程连线进行了332资源量圈定,332之外推算了333资源量。六、根据意见,在Ⅰ号矿体东端补挖了探槽,控制了矿体东尖灭点。七、修改了矿体平面图,地表工程中严格根据化验结果圈定矿体分布范围。八、对探槽素描图中的矿化体均进行了删除,地表矿体根据槽探单工程品位圈定。九、对系统补测磁性铁(mFe)的建议,我们已经在2008年的地质工作中选择矿石做了矿石的物相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矿石矿物中磁性铁占全铁的39%,比例便低,但业主通过选矿试验,认为可行,再加上考虑到该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故本次储量计算工业指标采用TFe,以便于评价。十、对于补充进行选矿、脱硫试验的意见,我们认为该矿规模不大,试验室选矿试验已基本能满足要求,根据矿石性质我们推荐采用雅满苏高硫磁铁矿石所采用的脱硫工艺,而且目前矿体控制程度也不高,建议在今后的坑探工作结束后再详细补做选矿及脱硫试验。十一、该矿区为老矿区,以往工作中多次进行过组合分析,该铁矿中铁为主要有用元素,其他伴生元素(Cu、Pb、Zn、Ag)含量甚低,均未达到综合评价要求,根据对矿石所做的全分析,已基本查明了矿石中有用、有害组份的含量。十二、探矿权的有效期、拐点坐标、详查区的坐标、资源估算标高均进行了补充完善。十三、区域地质图上已经标注了探矿权、详查区范围。十四、对破坏矿体的断层要用工程查清其产状、性质、断距的建议,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对断层性质认识浅显,根据钻探情况认为矿体深部断层对矿体破坏不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2009年6月3日对《新疆哈密市红星山铁矿详查报告》的评审意见报告达不到详查要求,建议补充工作后重编。主要问题有:一、工程控制不够。剖面上除61线外均为单孔,而且多数钻孔中矿体与地表无法对应和圈连。矿体沿倾向的形态、规模、产状以及和深部小矿体的关系均未查清。工程控制和详查相去甚远。建议:各剖面原则上在现有钻孔的上下各补一个孔(59、60线主要补部)。二、在补充钻孔基础上重新圈矿,深部的小矿体若不能和主矿体相连,要单独编号。三、资源量算法不妥,多个矿体压在一起算不对。要每个矿体单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