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探因与在VIP免费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探因与在_第1页
1/11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探因与在_第2页
2/11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探因与在_第3页
3/11
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探因与在(上)2010-7-16一、外资并购的行为分析为了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是否带来行业垄断,甚至危及国家产业安全以及是否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作出客观回答,必须对目标公司所在行业、所处行业地位以及所在经济区域的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目标公司所属行业的分析1.样本公司所属行业分布按照中国证监会制定的行业分类办法——《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将样本公司进行分类,其中,制造业按两级分类,其他行业按一级分类。样本公司的具体所属行业由巨灵金融终端数据库提取。将获取的样本公司所属行业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得到样本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见表1)。2.目标公司行业分布情况由表1可知,外资并购的目标公司仅涉及13个一级行业中的制造业(行业代码C)、金融保险业(行业代码1)以及房地产业(行业代码J)等3个行业。其中,制造业样本公司占样本公司总数的92%,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样本公司各占样本公司总数的比例均为4%。由此可见,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行业,还有少部分在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行业。而在制造业下的9个二级“亚”目中有8个被涉及,在这些“亚”目中并购又较集中于食品饮料制造(10家)、金属与非金属制造(9家)、机械设备与仪表制造(9家)以及医药生物制造(6家)等4个领域。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之所以出现上述特征,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20世纪末国际制造业的大转移。许多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直接促使其将制造业向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有着低廉劳动力成本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国,是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另外,因并购与新建投资相比,有所需时间短、见效快和充分利用被并企业的销售渠道等优势,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外资通过并购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向我国进行制造业转移是其理性选择。第二,《外商投资产业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指导目录》的相关规定所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部分行业外资并购的限制和禁止,使得此类行业的外资并购无法发生或者发生的比率较低。第三,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制造业类上市公司数量最多、比例最大。另外,由表1还可以看出,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在其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较低。金融保险业中外资并购的比例最高,也仅有7.41%。虽然被并购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绝对数有44家之多,但在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中其所占的比例仅为4.36%。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外资并购已对某些行业形成垄断,并将危及国家经济与产业安全”的说法有些危言耸听。实际上,现有的各种涉及外资并购的法规,尤其是2008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外资能够涉足的行业以及不同行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方控股的比例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形成了阻止外资并购引致行业垄断的天然屏障。(二)目标公司并购时所处行业地位的分析各证券公司推出的证券交易软件对公司行业地位的排名主要有流通股股份、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每股收益等四种标准。主营业务收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因其是绝对数,所反映的盈利能力信息比较有限。而总资产以及流通股股份的多少与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关性不强,据此,以每股收益尤其是以摊薄的每股收益(DilutedEarningPerShare)指标作为衡量目标公司并购时的行业地位.标准较为合适。1.目标公司并购时所处行业地位的分布利用摊薄的每股收益指标对目标公司并购时的行业地位进行排名(见表2),结果发现处于极强地位的样本公司数量近乎是极弱地位样本公司数量的两倍,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0%和21%,而强、中和弱三类样本公司的数量相差不大,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2%、12%和15%。此结果表明外资在选择并购对象时,最偏好盈利能力极强的公司,其次是盈利能力极弱的公司,而对盈利能力处于强、中和弱的公司则无明显偏好。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探因与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