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8页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前言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是一项跨世纪的重要发展规划,也是实现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关键性计划、规划。它对宁波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决策,努力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增强全市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回顾与展望(一)回顾宁波市经过17年来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奋斗,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地位显著提高,科技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尤其是农村工业化取得了长足进展。经济社会结构呈现出工业化初中期特征,跨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和“投资环境四十优”的行列。改革开放使宁波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运行机制和封闭式半封闭式格局。“八五”期间,由于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方向,成为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8.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67.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57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8亿美元,财政收入达53亿元。宁波港的发展更令世人瞩目,17年港口吞吐量翻了5番,1995年货物吞吐量达6853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深水大港。全市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成绩显著。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和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的方针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企业吸纳新技术的迫切性,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增强了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动力、压力和活力,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一个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正在我市形成。“八五”期间,通过科研(攻关)、火炬、星火、新产品试制、成果推广等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5年内,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星火奖、发明奖等443项,其中市级科技进步奖36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3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各1项,星火奖5项。这些成果多数已应用于生产,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全市科技计划的新兴产业项目产值达62亿元,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52项,创经济效益1.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值已达87.92亿元。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大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力度,使科技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市拥有部属研究所分所2家、市属科研院所16家,行业属科研机构3家,民营科技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人。各科研机构都把自身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动向经济主战场转移。技术市场日趋活跃,“八五”期间,共签订技术合同6980份,合同成交额3亿多元,并初步形成以常设技术市场为中心的技术交易和技术商品信息传递网络。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6万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89人。有高级技术职称者3610人、中级29475人、初级102970人。1995年还引进专业技术人员4275人,其中国外智力57人。(二)展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总的趋势,正朝着科学技术综合化、一体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与应用为标志,世界新科技革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第2页共48页第1页共4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8页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为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站住脚跟,纷纷结合本国国情,调整科技政策,运筹科技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加速科技的发展。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