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5理解原理、把握变量,明晰光合与呼吸图形问题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d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D.当环境温度升高至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2.下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CO2的吸收或产生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注:实线为曲线Ⅰ,虚线为曲线Ⅱ)A.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合成量约为零B.55℃时该植物呼吸与光合强度相等C.参与呼吸与光合作用的酶最适温度不同D.曲线Ⅰ与Ⅱ之间的差值代表净光合速率3.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B.CO2浓度在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C.CO2浓度大于360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D.玉米比小麦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4.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品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描述错误的是()A.图乙所示结果是不同品种、叶龄一致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数据B.图甲是叶龄一致的叶片,在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相同的条件下测得的数值C.P1净光合速率高与其叶绿素合成量较高有关D.P1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能含有更多的参与光合作用的酶5.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种子通过氧化分解胚乳中的营养物质为萌发提供能量B.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C.萌发过程中在96~120小时之间胚乳中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最多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将不再有变化6.研究人员以菠萝和柳蜜桃两种植物为实验材料,测量二者在30~65℃范围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细胞离子渗出量,结果如图所示(注:以30℃时记录的实验数据作为对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温下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受到抑制且光合作用更加敏感B.当温度超过40℃时,菠萝停止生长,柳蜜桃生长不受影响C.高温影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使ATP合成速率大大降低D.两种植物在生长季节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环境下,“果实”甜度会下降7.下图是某植物叶片中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处于图①状态的植物叶片可能正处于衰老过程中B.图②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是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C.图③表明后期淀粉是由细胞中的游离糖转化而来的D.图①②③中所示的变化均是植物叶肉细胞衰老的生理表现8.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9.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先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B.据图甲推测,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C.图乙中8:00到12:00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只是光合作用速率减弱D.图乙中18:00时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二、非选择题(共46分)10.(25分)为研究铁皮石斛的光合特性,研究人员测定了铁皮石斛在光、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1)在有光条件下,铁皮石斛吸收的CO2在中被固定为,然后生成糖类等有机物。(2)虽然在黑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