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2讲 基因的本质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VIP免费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2讲 基因的本质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1页
1/11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2讲 基因的本质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2页
2/11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2讲 基因的本质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3页
3/11
第12讲基因的本质A组基础题组题组一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1.(2018北京通州期末)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再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肺炎双球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细菌生长不需要DNAB.补充R型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做“用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对照D.直接证明S型细菌的DNA不是促进R型细菌转化的因素答案C用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再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可以与“用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以证明是S型细菌的DNA,而不是其他物质使R型菌发生转化,选C。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通过搅拌将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答案B格里菲思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B正确;T2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中培养,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将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D错误。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B.1、4C.2、3D.2、4答案BDNA和蛋白质这两种物质中,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所以组成成分为甲的DNA和乙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甲种一致;组成成分为乙的DNA和甲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乙种一致。4.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C.标记后的32P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中D.用同位素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答案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噬菌体为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B错误;35S标记的是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体内,只有DNA注入,因此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D错误。题组二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5.已知一个DNA分子由2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胞嘧啶8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腺嘌呤()A.800个B.1200个C.1000个D.2000个答案B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已知一个DNA分子由2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胞嘧啶8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腺嘌呤2000个-800个=1200个。6.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C.④结构的排列顺序代表了一定的遗传信息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切割⑤中的化学键答案C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特定排列顺序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A错误;两条DNA单链间配对的碱基是以氢键连接的,每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④结构为1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一定的遗传信息,C正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切割磷酸二酯键,而⑤中的化学键为氢键,D错误。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共有14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C.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可能的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若连续复制两次,则需180个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C依据某双链DNA一条链上A∶T∶G∶C=1∶2∶3∶4可知,另一条链上A∶T∶G∶C=2∶1∶4∶3,所以整个双链DNA中A∶T...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2讲 基因的本质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