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磁感应(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研究表明,地球磁场对鸽子识别方向起着重要作用.鸽子体内的电阻大约为103Ω,当它在地球磁场中展翅飞行时,会切割磁感线,在两翅之间产生动生电动势.这样,鸽子体内灵敏的感受器即可根据动生电动势的大小来判别其飞行方向.若某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约为0.5×10-4T.鸽子以20m/s速度水平滑翔,则可估算出两翅之间产生的动生电动势大约为()A.30mVB.3mVC.0.3mVD.0.03mV【解析】鸽子展翅飞行时若两翅端间距为0.3m.由E=Blv得E=0.3mV.C项正确.【答案】C图12.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两端A、D接有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线圈垂直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如图1所示,则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B.增大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C.减小线圈的半径D.改变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间的夹角【解析】由Q=CU,U=E==,分析可得增大磁感应强度变化率、增大线圈在垂直磁场方向的投影面积可增大A、D间电压,从而使Q增大,B项正确,C、D错误.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可使Q增大,A错误.【答案】B图23.(2014·洛阳一中高二检测)如图2所示,一个铜质圆环,无初速度地自位置Ⅰ下落到位置Ⅱ,若圆环下落时其轴线与磁铁悬线重合,圆环面始终水平.位置Ⅰ与位置Ⅱ的高度差为h,则运动时间()A.等于B.大于C.小于D.无法判定【解析】由于电磁阻尼,阻碍铜质圆环的下落,所以下落时间大于自由下落时间.【答案】B图34.(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如图3,匀强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A.B.C.D.【解析】设圆的半径为L,电阻为R,当线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1=B0ωL2.当线框不动,而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时E2=πL2,由=得B0ωL2=πL2,即=,故C项正确.【答案】C5.(2014·北京朝阳区高二检测)如图4所示,一刚性矩形铜制线圈从高处自由下落,进入一水平的匀强磁场区域,然后穿出磁场区域,()图4A.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是匀速运动,则离开磁场过程一定是匀速运动B.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是加速运动,则离开磁场过程一定是加速运动C.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是减速运动,则离开磁场过程一定是加速运动D.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是减速运动,则离开磁场过程一定是减速运动【解析】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是匀速运动,完全进入磁场区域一定做加速运动,则离开磁场过程所受安培力大于重力,一定是减速运动,选项A错误;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是加速运动,则离开磁场过程可能是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匀速运动,选项B错误;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是减速运动,则离开磁场过程一定是减速运动,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D6.(2012·山东高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速度大小无关,B错误;伽利略通过实验与假想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答案】AD图57.如图5所示,线圈内有条形磁铁,将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来时()A.φa>φbB.φa<φbC.电阻中电流方向由a到bD.电阻中电流方向由b到a【解析】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时,线圈中磁场方向向右,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所以电阻中电流方向由b到a,故φb>φa.B、D项正确.【答案】BD8.如图6所示,电灯A、B与固定电阻的阻值均为R,L是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