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镇景家口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凤翔镇景家口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农民需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安定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景家口村位于凤翔镇南部,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省道209线纵贯南北,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村共辖8个自然村,259户,农业人口1192人。一直以来,我村坚持把发展马铃薯全膜垄侧种植和玉米全膜覆盖为主的旱作农业作为推动我村经济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提高粮食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细化目标,狠抓落实,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落实马铃薯全膜垄侧种植面积500亩,落实玉米全膜覆盖种植面积2300亩,成为我镇旱作农业项目的重要示范点之一。二、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强荣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景家口村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专业服务队、农机专业服务队,不断优化“支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使景家口村马铃薯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着力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自我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三、基本目标以满足农民群众服务特别是马铃薯生产性服务需求为目标,第1页共4页结合我村产业实际,积极创新服务机制,着力健全服务组织,系统整合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服务产业,努力形成马铃薯产业以公益性服务为主,其他产业以市场化服务为主,公共性服务、合作型服务、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经过2-3年的试点,使我村基本形成以公共服务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骨干,农业综合服务站为补充,公益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实施内容(一)成立体系机构。成立景家口村农业综合服务站。1.人员配置。确定镇包村干部兼任服务站主任,选聘技术服务人员两名。2.阵地建设。依托村委会,将所需的办公室、咨询室、设备室、科技阅览室进行整合,交叉使用。一是设立主任室兼服务大厅,配置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网络设施、展示柜、报刊架、led电子屏、照相机、宣传版面等设施;二是设立培训室,并进行布展,配置电脑、投影仪、桌椅、音响设备等设施。三是设立农业服务室,在村委会利用1间办公室存放防治病、虫、草、害的药品及小型农机具。(二)队伍建设1.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专业服务队。负责监测预报,准确掌握病情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马铃薯病虫害情(警)报,帮助指导村民开展防控工作。2.农机专业服务队。从事农业生产和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机械化生产,收割和农产品初加工,提供信息、技术、维修、培训、咨询等服务。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为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五、人员聘用与管理(一)技术人员的选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由镇“村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应聘人员进行笔试、面试、实践考核,择优录取2名技术人员负责责任区内农户的管第2页共4页理服务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同时,确立镇包村干部为“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主任。具体要求如下:1.事业心强,热爱农村工作,热心为群众服务,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2.熟悉农民的基本情况,有熟练的业务技能;3.身体健康,年龄在55周岁以下;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5.持有国家农业部或省级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者优先;(二)技术人员的责任1、负责马铃薯产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负责马铃薯病、虫、草、害的防治指导。3、负责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宣传推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