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年高考概况1.题目难度较大,考生选择该专题得分率较低。2.从考查内容看,本专题涉及的内容广泛,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天气系统、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变暖等都是历年来必考的知识点。常见天气系统及气候判读应用考查较多。3.题型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多以各种图表为切入点,特别是天气系统图示、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呈现形式多样化,与其他专题内容结合性强,与农业、城市、区域地理等知识联系密切。二、马年高考策略1.要全面理顺知识层次结构,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注意和其他知识点的融会贯通。2.加强贴近高考的典型题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三年高考回放1.气温的分布规律(1)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①垂直变化: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在平流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②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北半球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分布造成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南半球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地表性质均一)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经过处气温低,暖流经过处地形(地势高低)、洋流气温高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即北方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南方正相反);冬季风(大气环流,北方冬季风影响大)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太阳辐射(南方太阳高度大,北方白昼时间长)(2)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①大陆与海洋: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大陆热容量小。②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白天多云,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气温较晴朗夜晚高。③低纬与中高纬: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原因是中高纬地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冬季相反,故冬夏季获得的热量差别很大;低纬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小,各月热量的收支相差不大。赤道洋面上气温年较差最小。④平原与高原:高原地区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但因地势高,气温低,年温差小。平原地区则相反。2.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①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其天气变化过程如下。②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其天气变化过程如下。(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2)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云雨区都出现在冷气团一侧。(3)准静止锋是冷暖气流相遇作拉锯式移动的锋,如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往往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2)气旋和反气旋(3)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比较说明如下表:北半球南半球风向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冷暖锋位置AB处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运动为冷锋,CD处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运动为暖锋AB处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运动为冷锋,CD处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运动为暖锋运动方向AB处锋面向E处运动,CD处锋面向G处移动AB处锋面向F处运动,CD处锋面向H处移动雨区根据冷暖锋判断雨区的位置,暖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区与锋后(4)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①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②风向:从海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③地形: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暖温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⑤纬度: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多雨,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少雨。⑥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