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目录B1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1B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9B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1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综合.........................................................18B1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10.B1【2014·宁夏银川一中三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亚硫酸钠溶液加入稀硝酸:SO32-+2H+=SO2↑+H2OB.碘水中通入足量的SO2:I2+SO2+2H2O=2I-+SO42-+4H+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O42-+3Cl-+H2O+4H+【知识点】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答案解析】B解析:A、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故A错误;B、碘水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大强酸,故B正确;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故C正确;D、在强碱性溶液中H+不能存在,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离子方程式判断要依据是否符合事实如A,是否符合物质配比如C等,难度不大。10.B1【2014·江西师大附中三模】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知识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答案解析】D解析: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Fe+2H+=Fe2++H2↑,故A错误;B、钠与CuSO4溶液反应,要先与水反应,2Na+2H2O+Cu2+=Cu(OH)2↓+H2↑+2Na+,故B错误;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HCO3-+H+=H2O+CO2↑,故C错误;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所以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注意铁与浓盐酸反应只生成亚铁离子,钠与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难度不大。8.B1C4E1【2014·江西师大附中三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CaCl2、MgCl2晶体都容易潮解,它们潮解的实质是晶体表面吸水形成溶液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推断冶炼金属时可能的方法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知识点】无机反应中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答案解析】A解析:A、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质量数,只是在数值上约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B、晶体潮解的实质是晶体表面吸水形成溶液,故B正确;C、活动性强的金属用电解法冶炼,再弱的用热还原法,其次用热分解法,故C正确;D、复分解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和水,故D正确;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如原子结构、溶解性、金属活动性等,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把握。28、B1C5F3J2【2014·临川二中一模】锌锰干电池由于其贮存和使用寿命较短,大都为一次性电池,用完之后被当作垃圾扔掉。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金属资源,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下表是各类电池的综合成分分析结果:元素锌锰铁铜碳其它质量百分含量13~2714~2823~260.5~0.75~613通过简单的机械处理,将电池中各组分进行最大在限度的分离,从而使整个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再分别对锌皮和锰粉(MnO2)进行湿法处理,通过预处理、浸取、净化等工序制出产品。工艺流程如下图:查阅资料知各离子沉淀完全的pH为离子Fe3+Fe2+Cu2+Mn2+pH3.29.06.710.1已知:锌元素与铝元素相似,具有两性。1、市售锌锰干电池为碱性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则其正极反应为;电极总反应方程为;2、在预处理中,分离铁皮和锌皮的方法是,洗液加(NH4)2CO3在pH=7.5沉淀出一种碱式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3、二氧化锰生产中,写出加入30%盐酸溶解时的离子方程式;盐酸溶解后回收的渣是;4、已知第二次加H2O2后调节pH≈9的目的为将Mn2+转化为MnO2,则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