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摸)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答案】D2.(2014·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摸)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下列选项中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有()①列宁主张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后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②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③罗斯福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克服经济危机④戈尔巴乔夫提出“建立民主的社会主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3.(2014·江苏徐州高三信息卷)“邓小平指出,从党的历史来看,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就标志着党的成熟。但从中央领导来看,则可以说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时,由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后,党也就成熟了。”材料中第二个“成熟”的涵义主要是A.革命纲领成熟B.革命路线成熟C.组织建设成熟D.斗争策略成熟【答案】C4.(2014·江苏徐州高三信息卷)(14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探索不同的救国道路,铲除各种近代化障碍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材料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要求,还是策略上的考虑?这两种意见似乎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是真诚要求,另一面也有策略上的考虑,可以统一。——戴逸《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材料二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论联合政府》材料三在现代化的每个阶段中,只能解决一个或者两个当前的主要任务……许多阶段连贯起来,逐步地解决了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各种障碍,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前进的历史运动。——戴逸《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孙中山的“联俄”既是他的真诚要求,又是他的策略考虑的?(4分)(2)概括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策略及其实质。(2分)(3)结合中国近现代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准确。200字左右。)(8分)【答案】答案:(1)孙中山认同苏联(或赞同十月革命),希望向苏联学习,因此,联俄是他的真诚要求;(2分)在中外反动势力强大的环境中,国民党力量弱小,希望借助国内外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出于这种策略,必须联俄。(2分)(2)坚持群众路线(或依靠群众)。(1分)实质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1分)(3)观点:中国现代化前进的历史运动逐步解决了现代化的各种障碍。(2分)论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消除了现代化的政治障碍;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北伐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了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了人民共和国。(论证和论据7分,论据不能少于3个,6分)5.(2014·大庆铁人学校考前模拟)“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A.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B.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答案】A6.(2014·黄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