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全国I文综·T39)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6)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命题立意】本题以我国的农业现状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记忆理解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规范解答】本题以“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为载体设置试题,从哲学角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标准答案】(6)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状况影响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无视人与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对自然改造不当,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2.(2010·全国Ⅱ文综·T28)原产于美洲的巴西龟引入中国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然而,研究发现,繁殖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一旦进入野生环境,就会掠夺本土龟类的生存资源,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巴西龟的侵害。这一警告的依据是()①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②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③认识环境的具体联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④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应防备和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命题立意】本题以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的威胁为背景材料,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规范解答】选B。引进巴西龟,没有尊重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破坏了本土龟的生存环境,属于人为地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必须警惕巴西龟的侵害,②③符合题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但是不能人为地破坏事物固有的联系,否认联系的客观性,①观点错误;④没有从哲学角度来回答,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项。3.(2010·全国Ⅱ文综·T30)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①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②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课题③解决不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的高耗能问题④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命题立意】本题以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再回收利用研究为背景材料,考查科技创新的目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解答】选D。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对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目的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④符合题意;①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观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高耗能问题,③不选。故D项为正确答案。4.(2010·上海单科·T29)有英国学者指出,由于人文与科技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学术界逐渐丧失了整体文化观,加重了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价值观念混淆等危机。这说明人文与科技两种文化应该()A.相互联系B.构成统一整体C.互为条件D.相互影响【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规范解答】选A、B、C、D。“由于人文与科技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导致“加重了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价值观念混淆等危机”,说明人文与科技两种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条件的,“学术界逐渐丧失了整体文化观”说明要树立整体观念。因此A、B、C、D全选。5.(2010·四川文综·T38(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