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二单元第五课考能提高演练一、选择题1.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证明了()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科学实验发现植物对光有“记忆力”,也就是说植物作为物质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因此这证明了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①正确;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是通过“电化学信号”来完成的,证明了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观点明显错误。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植物的反应方式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相似,“相似”体现的是共性,不体现意识反应的特殊性。2.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一实验证明了()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④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A。志愿者在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缺少客观存在和社会生活实践的特殊状态下,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说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也说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①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事物的联系及发展,④不符合题意。3.捷克作家卡佩克在科幻小说《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写道:最早的机器人按照主人的命令默默地工作,从事繁重的劳动。后来,机器人发现人类十分自私和不公正,于是,具有优秀体能与智能的机器人开始造反并消灭了人类。其实,卡佩克的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因为()①机器人的本质是思维模拟,不可能独立从事类似人类战争这样的创造性实践②机器人虽然具有思维能力,但它由人创造,始终要受制于人③机器人的意识无法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在与人类的战争中必然失败④人类战争是有意识的活动,而机器人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机器人没有“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也不能进行思维活动,②③观点错误。4.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从开车人的遵章守规,到汽车制造商的环保意识;从邻里相处“老死不相往来”,到车友相遇微微一笑的真情互助;从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到珍惜生命,这些都是“车德”涵盖的内容。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这可以证明()①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物质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④物质世界的长期存在需要意识的支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汽车社会需要相应的汽车道德来规范,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①正确;没有汽车时代的到来,就没有汽车道德的产生,说明了②③;④观点错误。5.“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这几句诗,说明()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型实现诗歌的创作B.正确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诗人的实践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D.意识活动在诗歌创作中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解析:选D。作者用笙箫的响声、夏虫的沉默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体现了意识活动在诗歌创作中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故答案选D。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客观存在的反映,A项错误。B、C两项材料体现不出。6.(2013·杭州质检)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腹似蜃,鳞似鲤……现实中虽然没有真实的龙,但我们却有对龙的认识。这表明()A.龙的形象是创新意识的产物B.对龙的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人脑不是仓库而是加工车间D.意识可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解析:选C。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