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全面复工复产工作推进会发言材料4篇篇一全力确保完成全年工业发展目标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截至2月19日,全市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266户,复产率76.4%、在全省21个市州中列第1位;纳入省经信厅重点监测(全省450户)的20户龙头企业复产19户、复产率95%,比全省(复产率87%)高8个百分点。同时,咬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的目标不动摇,全力抓好工业经济稳增长各项工作。狠抓项目建设促投资。组建工业项目建设专班,采取市县联动、“一企一策”等方式,推动一批重大工业和技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抢抓疫情催生的新产业新机遇,对标医疗用品、人工智能、云经济(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等产业链,建立新兴产业链项目库,科学包装一批投资规模超百亿元的新项目,加快项目招引落地,力争将疫情对工业项目投资的影响降到最低。突出企业培育强支撑。加大“亲商助企”力度,落实更细更实的帮扶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政策,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减负降本,尽可能减少企业损失。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制定《2020年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名单》,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行业小巨人”。加快园区建设打基础。争取省级产业园区发展引导资金,安排市级工业发展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持续推进园区管网、路网、标准厂房等设施建设,确保建成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落实企业标准厂房租金减免政策,推动50户以上企业入园发展。篇二推动重大项目全面复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在统筹做好生活物资保障等重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发挥重大项目对稳投资的支撑作用,全力推进项目复工开工。目前,全市重大项目复工率为58%,其中省重点项目复工率83.3%。为进一步抓好项目全面复工,将坚持重点项目引领、市本级作表率、国有企业打头阵,督促市本级项目和市属、县(区)国有企业承建的重点项目率先复工开工,确保2月底前全市在建投第1页共4页资项目复工率80%以上、市本级在建项目复工率85%以上、力争达到95%以上。同时,补齐项目投资短板,努力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细化工作责任。抓紧印发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名单,分解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和一季度投资目标,落实到县(区)、部门和国有企业,细分行业领域,突出政府投资,督促全市上下坚定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夯实项目储备。充分发挥好市重大项目编研中心在政策研究、项目谋划、投资指导、项目培训、包装储备和督促指导作用,加快谋划储备成果转化落地。积极对接国家、省各类重大战略规划,指导各县(区)当前集中力量在公共卫生、储备体系、应急能力提升建设等方面做好项目储备,提升项目开工和投资拉动潜力。加强战略谋划。聚焦开放发展大格局,高质量编制《XX县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报告》,积极对接国家、省级发展战略和重点支持领域,争取将更多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改革举措等纳入国家、省级规划纲要。篇三努力补齐服务业短板市商务局在推动全市服务业恢复发展的过程中,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服务业企业(单位)复工营业的通知》《XX县区“规上”“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业十条措施》《XX县区“规上”“限上”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企业复工营业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和指导意见,帮助企业复工营业。截至2月20日,全市394家“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复工309家,复工率78.4%。下一步,要强化帮扶,保障超市卖场、购物中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便利店、药店、城市配送、物业管理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正常经营;逐步恢复住宿、餐饮、食品经营加工、理发、家电和汽车维修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营活动;暂缓文化娱乐场所、社区社团、公共文体服务场馆、文化旅游行业、线下教育培训等行业复工。同时,努力补齐服务业短板,重点要抓好“五个一批”建设:一是“集聚一批”,建第2页共4页成雨城、荥经2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完成名山区服务业强县项目建设;二是“引进一批”,引进总部经济企业落户雅安;三是“扶持一批”,鼓励农副产品销售、农家乐、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