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39物质结构与性质1.以铁矿石(Fe2O3)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Fe3[Fe(CN)6]2和Fe(SCN)3,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O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达式为。(2)KSCN是检验Fe3+的试剂之一,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如图是SCN-与Fe3+形成的一种配离子,画出该配离子中的配位键(以箭头表示)。(3)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键型为,该化学键能够形成的原因是。(4)K3[Fe(CN)5NO]的组成元素中,属于第2周期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该配合物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的芳香化合物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5)把氯气通入黄血盐K4[Fe(CN)6]溶液中,得到赤血盐K3[Fe(CN)6],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6)FeO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eO晶体中Fe2+配位数为,若该晶胞边长为acm,则该晶体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答案(1)(2)CO2(或N2O、CS2、COS,任写一种即可)(3)配位键CN-能提供孤对电子,Fe3+能接受孤对电子(或Fe3+有空轨道)(4)CP>Fe(5)√34×3√168ρNA低于解析(1)P原子序数为15,价电子排布图为,位于周期表p区。(2)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位于铝元素和磷元素之间的有镁元素、硅元素、硫元素。(3)P4空间构型为,磷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1molP4含6molσ键,3.1g白磷含σ键数为3.1124×6×NA=0.15NA。(4)Fe原子序数为26,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Fe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5)晶胞中B原子数为4,P原子数为8×18+6×12=4,一个晶胞中有4个BP,设晶胞棱长为xcm,则ρ=42NA×4x3,x=3√168ρNA,B与P最近距离为√34xcm(体对角线的14),即√34×3√168ρNAcm;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磷原子、硼原子半径均大于碳原子半径,故估测磷化硼晶体的熔点低于金刚石。3.铝、铁和铜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铝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2)K3[Fe(CN)6]溶液可用于检验Fe2+,实验现象是。CN-与N2互为等电子体,则CN-的电子式为。(3)向盛有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