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安排在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一一空气开始,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然后引出氧气,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再来学习氧气的制取。内容由浅人深,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来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学习氧气的制取原料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气体收集、操作步骤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判断,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课题制取氧气教案【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教学准备】、教材中实验一、实验一以及“活动与探究”的实验仪器;、教学过程所需的投影片;、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课时建议】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展示一瓶五色气体,用什么方法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学生上台演示。创设情境,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氧气吗你们能用这种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吗提示:从反应的速度、条件、气体收集的难易等方面考虑。思考、讨论、发言。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