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2·潍坊期末)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种类的是()。A.碳粉在氧气中燃烧B.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铁在氯气中燃烧D.铜和硝酸反应解析A项改变用量会产生CO或CO2;B项用量不同会生成NaHCO3或Na2CO3;D项硝酸的浓度不同,会生成NO或NO2;C项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只能是生成FeCl3。答案C2.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A.硅B.硫C.铜D.铁解析硅的氧化物(SiO2)与H2O不能转化为H2SiO3,铜、铁的氧化物均不能与H2O反应转化为对应的碱。答案B3.(2012·宜春期末)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据有关“规律”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B.金属镁可以通过电解MgCl2制得,推出金属铝可以通过电解AlCl3制得C.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2O2,推出金属锂在纯氧中燃烧生成Li2O2D.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推出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解析B项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C项锂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D项硝酸会将CaSO3氧化为CaSO4。答案A4.(2012·安徽,13)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解析因Ksp[Al(OH)3]≫Ksp[Fe(OH)3],因此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应生成Fe(OH)3沉淀,当Fe3+沉淀完全后,再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则Al(OH)3+OH-===AlO+2H2O,故C项图像符合实际情况。答案C5.(2012·黄冈期末)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ΔH1=-414kJ·mol-1;②2Na(s)+O2(g)===Na2O2(s)ΔH2=-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C.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ΔH1=+317kJ·mol-1D.①和②产物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解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等量的钠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相等,A项正确;高温下,钠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a2O2,B项错误;C项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求得的ΔH=-317kJ·mol-1,不正确;D项①和②产物中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1∶2,不正确。答案A6.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Fe能与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Fe(NO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D可能是钠及其化合物B.A、B、D可能是铁及其化合物C.A、B、D可能是铝及其化合物D.A、B、D不可能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选项A,A为NaOH、B为NaHCO3、D为Na2CO3、E为CO2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选项B,A为Fe、E为稀硝酸、D为Fe(NO3)2、B为Fe(NO3)3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选项C,A为AlCl3、E为NaOH、B为NaAlO2、D为Al(OH)3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选项D,A为C、E为O2、B为CO2、D为CO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所以A、B、D可能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答案D7.(2012·安师大附中二模)常温下,将1.92g铜加入到100mLH2SO4和HNO3的混合液中,Cu全部溶解,放出无色气体,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此时收集到气体为448mL(标准状况)的氢气。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A.溶解的铁粉为2.8gB.原溶液中c(SO)=0.5mol·L-1C.原混合溶液中c(H+)=1.2mol·L-1D.原溶液中n(NO)=0.08mol解析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第一步反应中铜与硝酸及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和NO及水,且硝酸恰好完全反应,铜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得出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02mol,D错;第二步反应为铁和硫酸反应,铁和铜离子反应,根据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氢气的物质的量,求算出铁粉的质量为2.8g,再综合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求出c(SO)和c(H+)。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共58分)8.(14分)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1)实验室可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