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二10种重点题型建模模板1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题型特征:高考常以一道选择题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规律以及电子转移数目等知识,其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对题干给出的反应进行判断是命题重点。考查形式:多为计算型选择题满分策略: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特征。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这一特征入手,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关于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必须看准题目要求,正确运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采用分析比较法解决。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一般采用电子守恒法,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用关系式可表示为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掌握好以下四点是解答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的基本要求:(1)理清两条主线:“还—失—升—氧—氧”;“氧—得—降—还—还”。即: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2)抓住两个相等: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3)理解三个同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同时存在;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同时生成。(4)做到三个会:会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会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典例1】白磷放入热的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P+CuSO4+H2O―→Cu3P+H3PO4+H2SO4,则160gCuSO4所氧化的磷的质量为()。A.4.81gB.5.60gC.6.20gD.8.14g思维导入:在多种氧化剂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不是由一种氧化剂氧化的。本题已知一种氧化剂的质量,求由这种氧化剂所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即只求CuSO4氧化磷的质量,不求磷自身氧化的质量。而欲求CuSO4氧化磷的质量,无须配平化学方程式,只须找出CuSO4和被其氧化的磷的关系式即可,其依据是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电子守恒规律)。解析本题可有两种解法:解法一化合价升降配平法①写出如下关系式,并根据题给反应标出Cu元素化合价的降低及P元素化合价的升高:CuSO4~P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得出CuSO4和P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和1。③计算出160gCuSO4所氧化的磷的质量5CuSO4~P80031160gm(P)故800∶160g=31∶m(P),解得,m(P)=6.20g。解法二得失电子守恒法设被160gCuSO4所氧化的P的质量为x,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列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即:×(2-1)=×(5-0),解得x=6.20g。答案C步骤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明确题目要求。步骤2:根据题目已知反应或条件,在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标注化合价升降情况,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对于没有给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要依据已知条件尽量写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配平;对于计算类问题可找出关系式或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列式求解。步骤3:针对各选项逐一分析,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正确解答。【应用1】(2012·广东六校联考)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3∶1③SiO2+3C=====SiC+2CO↑;1∶2④3NO2+H2O===2HNO3+NO;2∶1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可知,反应①中比例为1∶5,反应②容易产生误解,其反应实质为:2Al+2NaOH+6H2O===2NaAlO2+3H2↑+4H2O,比例为3∶1,反应④中比例为1∶2。答案B模板2离子共存题型特征:离子共存类试题近几年出现的较难题型主要是附加条件型,常设置“无色透明”“放出气体”等一些附加条件,在解决这一类题目时,首先要弄懂题干中的隐藏条件,解题时要逐个条件考虑,避免遗漏。考查形式:判断型选择题满分策略:正确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的前提是掌握好各种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还要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