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堂即时巩固-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堂即时巩固-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堂即时巩固-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堂即时巩固-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3
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8·广州三调)下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据此完成1~3题。1.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A.山高坡陡B.终年高温C.潮湿多雾D.蛇虫较多2.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D.节约土地,造价较廉3.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A.黄土高原B.大兴安岭C.云贵高原D.西双版纳解析:第1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而并非全年高温,但区域多山地,山高坡陡,潮湿多雾,蛇虫较多,据此选B。第2题,据图可知,吊脚楼悬空建设,可以通风透气,但越往上越窄,并不是层层宽敞;高瞻远瞩,视野开阔也只是站在特定位置的感受,并非该建筑的最大优点;吊脚楼可以防潮透气,这里的冬季本就温和,无需将保暖作为民居的建设目的;但该建筑依山依地势而建,楼层较高,可以节约土地,使用当地现有竹木,造价较低,适用于民居建设,选D。第3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吊脚楼依山而建,说明区域地势较高;吊脚楼层数较多,能居住的人较多,这说明当地适合建筑的平地较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少数的山间低地中,结合选项,云贵高原一带地势崎岖,人口及产业活动集中在山间坝子地带,且该地苗族居多,最符合材料,选C。答案:1.B2.D3.C(2018·天成教育命题研究院精准预测卷)山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递减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且不同坡向有明显差异。下表为我国秦岭某山地两坡气温随高度递减率月变化多年平均值(℃/100米),据此完成4~6题。月份北坡南坡月份北坡南坡1月0.310.407月0.530.542月0.370.428月0.510.513月0.510.509月0.510.534月0.540.5110月0.460.465月0.580.5511月0.470.436月0.600.5612月0.310.504.秦岭两坡气温随高度递减率月变化多年平均状况是()A.两坡都是夏季小、冬季大B.全年都是南坡小、北坡大C.夏季南坡大,冬季北坡大D.两坡差异夏季小、冬季大5.据表中数据推测,该山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北坡山麓B.北坡山上C.南坡山麓D.南坡山上6.下列现象会导致两坡气温随高度递减率差异缩小的是()A.南坡山麓水田改旱作B.全球变暖,结冰期缩短C.冬季风势力异常强盛D.北坡大规模毁林开荒解析:第4题,表格显示,秦岭两坡气温随高度递减率月变化多年平均状况是夏季北坡大,冬季南坡大,但两坡差异夏季小、冬季大,选D。第5题,根据表格,北坡年较差远大于南坡,故排除CD。从山麓到山顶,年较差变化会逐渐减小,因此该山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应该是北坡的山麓,选A。第6题,湿地、森林对气候起调节作用,会使得区域的年较差、气温递减率变化等变小。根据表格,南坡的气温随高度递减率年差异小于北坡,但若将南坡山麓水田改旱作,则失去水田湿地的调节作用,南坡的气温年变化会变大,两坡气温随高度递减率差异缩小。全球变暖,结冰期缩短对其影响不大;冬季风势力异常强盛会导致冬夏差距更大,北坡大规模毁林开荒,植被调节作用减弱,会加大北坡的气温年变化,从而使得两坡气温随高度递减率差异变大。据此分析选A。答案:4.D5.A6.A(2018·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一)丘陵地区的坡向(阳坡、阴坡)及坡位(按高程位置分为:上坡、下坡)对毛竹林生长影响很大。下图示意东南丘陵地区海拔100~250m的区域林分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单位:百株/公顷)和林分生物量(单位面积上的林木质量,单位:吨/公顷)空间分布。据此完成7~8题。7.该地区毛竹平均单株质量最大分布在()A.阳坡上坡B.阴坡上坡C.阳坡下坡D.阴坡下坡8.该地竹林茂密的自然条件可能是()A.光照充足、地形平坦B.降水充足、土壤湿润C.热量充足、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土质疏松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毛竹平均单株质量是林分生物量除以林分密度,结合图中信息计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堂即时巩固-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