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试题31主要不关注网络路线的总时差,而是集中管理缓冲活动持续时间和用于计划活动资源的制定进度计划采用的技术是(31)。A.关键路线法B.资源平衡法C.关键链法D.进度压缩法分析:为了保证活动计划持续时间的重点,关键链法添加了持续时间缓冲段,这些持续时间缓冲段属于非工作计划活动。一旦确定了缓冲计划活动,就按照最迟开始与最迟完成日期安排计划活动。这样一来,关键链法就不再管理网络路线的总时差,而是集中注意力管理缓冲活动持续时间和用于计划活动的资源。参考答案:C试题32试题33在下面的项目网络图中(时间单位为天),活动B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分别为(32),如果活动A的实际开始时间是5月1日早8时,在不延误项目工期的情况下,活动B最晚应在(33)前结束。(32)A.0、0B.0、1C.1、0D.1、1(33)A.5月5日早8时B.5月6日早8时C.5月7日早8时D.5月8日早8时分析:将上图按六时标注填完:工作B的总时差为:LSB-ESB=3-2=1(天)工作B的自由时差为:ESC-EFB=5-5=0(天)根据题意,在不延误项目工期的情况下,活动B最晚应在“第6天末结束”(即活动B的LF),注意,这是按照网络图的时间定义,按此定义,项目应在“第0天末开始”。结合题干,“第0天末”等价于“5月1日早8时”,所以,“第6天末”就是“5月7日早8时”。提示:可以画时标网络图(以线段的长度表示时间)辅助思考。参考答案:(32)B,(33)C13下试题37活动排序的工具和技术有多种,工具和技术的选取由若干因素决定。如果项目经理决定在进度计划编制中使用标准化的项目进度网络图,这可能因为(37)A.该项目非常独特,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专门的网络图B.在现有网络上具有可以获取的资源管理软件C.在项目中包含几个相同或几乎相同的可交付成果D.项目中存在多条关键路径分析:交付物相同或相近,可能项目的进程(各计划活动、工期等)也相近,使用标准化的网络图,能够事半功倍。参考答案:C14上试题35某项目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及工作时间如下表所示,该项目的总工期为(35)天。序号活动名称紧前活动活动持续时间(天)1A--52BA73CA54DA65EB96FC、D137GE、F68HF59IG、H2A.31B.32C.33D.34分析:单代号网络图如下:参考答案:B试题36项目经理小李对一个小项目的工期进行估算时,发现开发人员的熟练程度对工期有较大的影响,如果都是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预计20天可以完成;如果都是新手,预计需要38天;按照公司的平均开发速度,一般26天可以完成。该项目的工期可以估算为(36)天A.26B.27C.28D.29分析:三点估算:(20+4*26+38)/6=27参考答案:B14下试题36已知网络计划中,工作M有两项紧后工作,这两项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5天和第17天,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6天和第9天,如果工作M的持续时间为9天,则工作M()A、总时差为3天B、自由时差为1天C、总时差为2天D、自由时差为2天分析:总时差=LS-ES=9-6=3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本身的EF=15-15=0参考答案:A试题57-某软件开发项目拆分成3个模块,项目组对每个模块的开发量(代码行)进行了估计(如下表),该软件项目的总体规模估算为()代码行序号模块名称最小值最可能值最大值1受理模块1000150020002审批模块5000600080003查询模块200025004000A、10333B、10667C、14000D、10000分析:(1000+4*1500+2000)/6+(5000+4*6000+8000)/6+(2000+4*2500+4000)/6=10333参考答案:A15年上试题3535、某项目由ABCDE五个活动构成,完成各活动工作所需要的最可能时间(Tm)、最乐观时间(To)、最悲观时间(Tp)见下表:各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如下:则该项目工期的估算结果约为()天。A、22B、23C、24D、25分析:三点估算法:(To+4*Tm+Tp)/6用三点估算法分别计算每个活动的期望工期,填入图中,如下。可知,关键路径为B→D→E,总工期为:(32+46+66)/6=24天参考答案:C试题6666、某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包括7个作业(A-G),各作业所需的时间、人数以及各作业之间的衔接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虚线表示不消耗资源的虚作业)如果各作业都按最早时间开始,那么正确描述该工程每一天所需人数的图为()ABCD分析:此题的关键为“各作业都按最早时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