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要点一、定义: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作品叫小说。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一)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1、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依着、姿态等的描写。2、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3、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4、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描写。5、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致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1、人物的定性(身份、地位、阶级、出身、职业、职位、年龄等)。2、人物的个性特征:(1)人不离事(2)结合人物刻画的方法(3)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人物(优点、缺点)(4)把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理解人物形象(5)结合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形象。3、表态(个人、作者)——同情、憎恶、赞扬、批判等(联系主题及作者的态度)4、答题模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他具有****的性格特点,如(具体事例或内容),由此表现了⋯⋯(三)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具体景物等。作用:(1)表达人物的心情,刻画人物的性格(2)渲染气氛,烘托环境(3)奠定感情基调(4)交待时间、地点、人物(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6)象征、暗示社会环境(7)深化小说的主题(8)为后文埋伏笔或做铺垫2、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的思考和判定角度:(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描写。(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写。(3)动静、远近、高低、虚实、正侧、店面、细致与粗笔勾勒相结合(四)社会环境:包括小说人物活动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作用:(1)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2)交待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3)塑造人物形象(4)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环境描写的答题模式:(1)突出(烘托、描写、交待)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2)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3)触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五)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小说情节安排的技巧:(1)就全文而言一波三折,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2)开头、结尾、首尾呼应。作用:结构紧凑,完整。(3)倒叙式展开。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4)结尾戛然而止,留下空白。作用:出人意料,引人深思,启示、启发。(5)以线索贯穿始终。作用:人、事、物、情、时间、空间等。2、对小说情节的概括:(1)寻找线索,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重要场面,重要事件进行概括。(2)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3)曲折离奇,出人意料,步步伏笔,前呼后应,悬念、误会法、抑扬法、突转法。3、小说情节的作用:(1)对塑造人物方面,表现了⋯⋯的思想品质,有助于塑造⋯⋯的形象(2)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提供了依据、设置悬念、埋伏笔)(3)对于表现主题,揭示(表现、突出、深化)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指理解重要概念时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2、理解时根据重要概念的具体语境来把握。二、“两个辨明”与“四个警惕”1、辨明“正确”与“最为准确”,辨明“不符合文意”与“不属于”。2、“四个警惕”是指:范围的扩缩,扭曲文意,警惕混淆时空,胡乱编造。三、方法与技巧点拨:1、看清题干,瞅准提示语,抓住关键词。2、阅读全文,找准找全信息源并进行比对,看是否适合题意。3、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1)抓住文中结论性的语句。(2)审读标题,抓住中心句或主旨句(一般是起始句或终结句)(3)抓住评价语和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4、常见的题型错误:(1)偷换概念:选项中的词语与原文概念并非同值,或漏掉关键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