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第五章现代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还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产权与产权制度改革。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产权和产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与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5.1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5.1.1产权制度与现代产权理论(1)什么是产权?产权(propertyrights)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虽然,产权与所有权都是以财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但是,所有权概念侧重于对财产归属的静态确认和对财产实体的静态占有,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抽象的范畴。而产权概念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产权是交易双方权、责、利的划分,产权只能形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的所有权之间的交易,或简称为“交易中确定的权利”。产权和所有权不一样,还表现在产权作为一束权利,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空间上进行分离。比如,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产权表现为股权、法人财产权、日常经营管理权等一组权利束。产权的功能在于:首先,产权有助于人们在交易时形成合理的预期。一个资源稀缺的外部世界,人们相互竞争资源并相互合作。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以人们有合理的预期为前提的。无论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还是更高级的商业贸易,都离不开合理的预期,即“只有通过双方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因为产权界定了人们财产权利的边界,所以会形成这一合理预期,即“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其次,产权激励人们的经济活动。产权明确界定其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这样,人们在市场交易的活动中既有动力,又有竞争带来的压力,就必须积极去追求,从而实现产权之利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最后,产权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产权内部不同权利的可分割性和分离性,有利于人们实行专业化分工,提高经济效率;产权的可让渡性,使资源能够不断地从利用和配置效率较低的地方,交换和流动到效率更高的地方,直至最优状态。产权的灵活性的增强进一步使经济的发展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断的提高。这三个方面的产权功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明确界定的产权,使人形成合理的预期,这样人们在竞争与合作中,就会有积极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产权主体的这一最大化寻求的过程,也正是产权的不断界定与资源的最优配置过程。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2)什么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组合、调节的制度,就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保证其实现的制度。合理的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提供激励、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形成稳定预期等功能。在中国,产权制度的建立有着十分重大意义:首先,产权制度是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制度。所以需要产权制度,是因为资源有稀缺性,必需合理配置资源。因此决定资源生产、使用和交易关系的产权制度就成了事关资源配置机制和效率的基本问题和必要条件。其次,我们选择了主要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必须建立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市场体制要求的产权制度和传统计划体制要求的产权制度不同。主要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意味支配资源、决定资源交换的市场主体——个人和法人的产权必须清楚明确,即市场主体必须有资源交易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否则它就不是市场主体,无法担任资源配置的主角。第三,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按市场经济原则确立的产权制度及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已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是市场化的过程,就是独立的个人和法人取得资源支配权和交易权的过程。第四,为解决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目前在产权制度方面还存在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