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题报告主要内容1.拟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目的: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脱媒”趋势将会逐渐加快。金融“脱媒”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的金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及金融市场尚不发达,这一趋势在现阶段还不是非常明显。但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这一趋势必将逐渐加快。因此,为了应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发展零售业务上实行根本性的转型。外资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先进经验,给国内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竞争"零售业务也日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业务发展的重点"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仍有很多问题:一方面零售业务的利润创造在商业银行的利润占比中非常低;另一方面整个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仍处于市场的盲目扩张阶段,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并且在高成本的投入下,零售业务的服务质量仍差强人意等"正因为如此,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就是在分析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零售业务发展的思路和有效路径,从而使我国商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意义:我国经济增长迅猛,人口基数庞大,因而发展空间无限广阔,但由于政策环境,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知识、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经验,从而研究制定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策略,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解决现实问题、把握未来发展态势、跟上时代潮流,有着重要意义。2.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一、西方经济学界关于民间金融研究的综述(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银行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趋向是零售业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BeverlyJHirtle,KevinJstiro(2005)认为:美国银行在过去的二十年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创新活跃,技术的进步,在最近银行业的发展中出现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商业银行向传统的零售业务回归。(2)TedLindblom(2005)认为:在美国的银行业中,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已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四大业务(批发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资本市场业务,全球投资业务)体系之一,其业务领域相当广泛,另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仍是银行增长最快和收益最稳定的业务,对银行的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0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不仅仅成为商业银行四大业务体系之一,在业务收入方面也占据了半壁江山。(3)Timothyclark(2007)认为:从2000年前后,美国银行业重新审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目前很多银行新建立庞大的分支,并且在努力提高零售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是收益和利润占比,通过这些行动可以看出不仅仅是个别的公司把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作为战略,而是整个银行业。发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已经成为美国银行业的战略重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收入相对稳定,并且对商业银行非零售业务的收入的波动起到抵销作用。从商业银行零售存款业务,商业银行零售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持续的网点扩张的情形,就略见一斑。二、国内经济学界关于民间金融研究的综述(1)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内在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根据变化的形势做出的调整。梁枫(2006)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是应对日常激烈竞争、拓展业务空间的选择,而且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要远远小于批发银行业务的风险。徐炜(2007)同样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是应对金融脱媒之举,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的需要,获得长期稳定赢利来源的需要,参与同业竞争特别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不过,徐炜还认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也是为了降低资本消耗,满足新巴赛尔条约约束的需要,因为,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相对零售银行业务相对较高,在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下,商业银行向资本消耗小的零售业务及中间业务转型即是理性的选择。张力升(2009)认为:时下,战略调整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变革的共同方向,积极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几乎成为所有商业银行行长共同的话题。中国银行业集体战略调整是因为三方面原因:资本约束经营环境和客户需求。沙振林(2006)认为,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