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息化向现代企业管理伸出援手VIP免费

信息化向现代企业管理伸出援手_第1页
1/10
信息化向现代企业管理伸出援手_第2页
2/10
信息化向现代企业管理伸出援手_第3页
3/10
听说过,管理界流传的那个“擦桌子”的经典案例吗?大意如下:某老板叫一位日本职员:“山本,来,把这个桌子擦6遍。”日本人答道:“是!”一遍,两遍,三遍,四遍,五遍,六遍。一遍比一遍认真,非常干净。老板又叫一位中国职员:“小李,来,把这个桌子擦6遍。”中国职员答道:“好的,老板。”一遍,两遍,三遍……到第四遍的时候,“已经擦干净了,老板。”“几遍了?”“三遍。已经很干净了。”“哦,还差三遍,继续。”老板答道此时,小李的动作明显慢下来,心里琢磨“老板昨天是不是和老婆吵架了呀?”小李当然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不悦,也不能质问老板。于是,手中的活开始变快了,四、五、六遍,不到一分钟,就能把剩下的三遍擦完,可这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吧!假设,老板换一种下达命令的方式,这样说:“小李,麻烦你把这个桌子擦一下,晚上我们搞个庆功会,要用这个桌子来做饺子,辛苦啦,到时候你可得多吃点,多喝点呀。”这样一来,小李虽然也做了6遍重复擦桌子的事情,但心里确实美滋滋的。这正是故事的寓意所在:管理一定要符合人性。现在,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不再简单的通过行为来管理员工的工作过程,而是了解员工的意识,理顺员工的心理,从而间接的来管理员工的行为。因为,意识是真正决定行为的根本,而行为才是真正产生直接效益的来源。员工的工作行为是看得见的,但意识如何抓的住呢?老板都希望将企业的管理思想渗入并影响员工,但意识侵占恐怕是难之又难,这正是很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管理思想究竟“落地”?信息化:管理“落地”的敲门砖其实,解决管理“落地”的根本不再意识层面,这正是很多管理者陷入的误区,换个角度,跳出思维定势再来看看。前IBM总裁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写过这么一段话:“上帝呀,有太多的执行官并不知道,人们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情,而不会去做你期盼的事情。”很多管理者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都非常震撼,并发出感慨:“是呀,确实是这样,我们不能只是期盼”,于是自然又有了另一个想法——“只要我们每件事情都注意检查,就能够很好的提升执行力。”现实果真如此吗?管理者根本就记不住布置了哪些事情,就算记住了也没办法做到“及时”检查,即使管理者真的要做到“及时检查”,那也很可能会陷入到“如何检查”的陷阱里去。仔细想来,阻碍管理“落地”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思想?意识?答案是:信息管理者、执行者以及整个组织都需要不同层面的信息。作为管理者,首先要知道哪些事件“需要检查”,然后是相关人员和时间点的信息,事件检查关键点的内容信息,接着是执行者上报的相关信息,最后是针对这些信息的反馈信息。而作为执行者,首先需要及时获得需要汇报的事件信息,然后是汇报对象的信息,汇报时间点的信息,事件汇报关键点的内容信息,最后是对管理者反馈信息的信息反馈。作为组织的检查过程而言,这里还涉及到所有信息的挖掘、传递、整理、反复震荡、权限等等过程控制。过程信息和信息过程的单调与烦琐往往是激起人性反抗的主要原因,正如案例中擦6遍桌子的事情,有了抵触情绪,就无法正常接收并开展工作,管理思想要“落地”就难上加难了。找到原因,就一定要想出办法解决。细细想来,这些信息光靠人工来做,几乎无法实现。但其实这些都是程式化的工作,不要忘记当代最伟大的发明——网络,这就是让管理“落地”的突破点。管理至少可以分为行为、意识和信息三个层次,其中行为是产生经济效益的直接层次,意识能决定行为,人性和管理思想都属于此层次,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甚至决定意识判断,而且是认识人性并把握人性的有效手段。要想让管理思想真正推动行为并产生有效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跳出单纯的行为和意识的层次,用信息的手段来认识并把握人性,从而实现管理思想“落地”。这就是组织信息化的真正目的。协同软件:管理“落地”的助力器信息时代的管理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隐藏在信息化光环背后的隐形杀手是全员普及信息化的艰难和极低的成功率。数据显示,国内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不超过15%,而真正达到预期管理效果的还不到5%。问题的根本无论是来自软件厂商还是组织本身,但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信息化向现代企业管理伸出援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