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EDI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物流管理姓名:张鹏举学号:*********设计时间:2010年11月28日1《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目录1总论1.1EDI的定义……………………………………………………………11.2EDI的构成要素……………………………………………………11.3EDI系统的工作过程…………………………………………………12EDI的特征2.1EDI的特点…………………………………………………………12.2EDI的功用…………………………………………………………23EDI的应用…………………………………………………………24世界著名EDI系统。4.1美国新奥尔良港CRESCENT………………………………………24.2巴生港……………………………………………………24.3比利时安特卫普港SEAGHA…………………………………………34.4德国汉堡港………………………………………………………35EDI在我国物流的发展和建议………………………………………46总结………………………………………………………………………67参考文献…………………………………………………………………62《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8致谢…………………………………………………………………………61总论1.1EDI的定义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中文意思是“电子数据交换”,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融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产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4年确认了EDI的技术定义: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子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易,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数据传输。1.2EDI的构成要素1.硬件设备。贸易伙伴的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以及通信设施等。2.增值通信网络及网络软件。增值网(VAN)利用现有的通信网,增加EDI服务功能而实现的计算机网络,即网络增值。3.报文格式标准。EDI是以非人工干预方式将数据及时准确地录入应用系统数据库中,并把应用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地传送到贸易伙伴的电脑系统,因此必须有统一的报文格式和代码标准。4.应用系统界面与标准报文格式之间相互转换的软件。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代码和格式的转换等。5.用户的应用系统。EDI是EDP(ElectronicDataProcess)电子数据处理的延伸,要求各通信伙伴事先作好本单位的计算机开发工作,建立共享数据库。1.3EDI系统的工作过程(1)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从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转换成平面文件(亦称中间文件)。(2)将平面文件翻译为标准EDI报文,并组成EDI信件。接收方从EDI信箱收取信件(3)将EDI信件拆开并翻译成为平面文件。3《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4)将平面文件转换并送到接收方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2EDI的特征2.1EDI的特点:(1)EDI的使用对象是具有固定格式的业务信息和具有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单位。(2)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3)采用共同标准化的格式,这也是与一般E-mail的区别。(4)尽量避免人工的介入操作,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5)EDI与其他通信手段的区别:EDI传输的是格式化的标准文件,并具有格式校验功能。EDI是实现计算机到计算机的自动传输和自动处理,其对象是计算机系统。EDI对于传送的文件具有跟踪、确认、防篡改、防冒领、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EDI文本具有法律效力,而传真和电子信箱则没有。传真是建立在电话上,用户电报是建立在电报网上,而EDI合电子信箱是建立在分组数据通信网上。EDI和电子信箱都建立在计算机通信网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的第七层上而且都是建立在计算机MHS(消息处理系统)通信平台之上,但EDI比电子信箱要求的层次更高。传真目前大多为实时通信,EDI和电子信箱都是非实时的,具有存储转发功能。2.2EDI的功用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用途:·电子数据交换·传输数据的存证·报文标准格式转换·安全保密·提供信息查询·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供昼夜24小时不间断服务·提供信息增殖服务等3EDI的应用EDI技术是一种信息管理或处理的有效手段,它是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进行运作的有效方法。EDI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