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小学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上网搜集关于作者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课堂上互相交流。二、初读课文,了解古诗的大意。三、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四、自学古诗,利用手中的资料或上网查询古诗的含义。五、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六、上网搜集有关白居易的生平简介。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2.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孩子的纯真、可爱。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PPT演示文稿。三、教材分析《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池上》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这首诗用的有关荷塘美景的图片、诗伴奏、诗配唱等学习资源,课堂上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想象、陪唱古诗。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配着欢快的音乐唱古诗的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池上》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感受小池的美景,并能通过自己唱出诗句来抒发出自己的情感。四、教学方法古诗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用意。因此,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讨论法等。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去理解古诗、学法去品味语言、畅谈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形成期待。1、【百度搜索】荷花的图片http://www.xm-aqh.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1104/1104251238437ff6a911430ac2.jpg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羞羞答答的荷花!落落大方的荷花!争奇斗艳的荷花!翩翩起舞的荷花!……)面对这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教师导言荷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并以“出於泥而不染”被人们誉为花中的君子,成为人品质高洁的象征。所以,荷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来到池塘边,也领略到过这样的美景。更有趣的是他还看到池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呢!并把这件事写成了一首诗,它的题目就叫做《池上》3、读题解题齐读诗题,并说题目的含义(池塘上发生的事)4、简介作者白居易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教师梳理,补充资料。【百度搜索】白居易的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5353.htm(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人。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2页,自己把这首诗读几遍,注意①读准字音。②一边读一边想,看你能从诗中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