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筑屋规划方案设计摘要本文是众筹筑屋的规划优化设计问题,以回报率、满意度最大为目标,逐步优化已有的众筹筑屋规划方案。问题一:1)根据原方案Ⅰ中的原始数据,将房型9与房型10分成普通宅与非普通宅,运用Excel软件,对此方案的成本、收益等相关数据进行核算。2)分析原方案Ⅰ的计算结果,发现房型一(普通宅)的增值率为21.62%,非常接近普宅免税条件20%。为了增加最终收益,将房型一的增值率调整为20%,反推出售价为11828元/m2(原12000元/m2),作为调整后的方案Ⅰ。通过计算,发现调整后方案Ⅰ前期成本减少了187072元,最终收益增加了9194238元。问题二:在满足最大容积率的基础上,以平均满意度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一。利用lingo软件求解,可得最大的平均满意度为的方案II,并对方案II的相关数据进行核算。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基础上,以平均满意度和回报率最大为双目标,建立优化模型二,利用分层序列法逐步找出该模型的最优解。1)在原方案Ⅰ的基础上,令回报率,以平均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结合Lingo软件对模型二进行第一次优化,可得优化后方案的平均满意度为f=0.6598,回报率为w=25.001%。2)通过对第一次优化方案的核算,发现房型一的增值率为21.81%,将房型一的增值率调正到20%,售价由12000元/m2调整为11808元/m2,得到调价后的第一次优化方案(方案III),其回报率可增加到w=25.071%、平均满意度仍为f=0.6598。3)在方案III的基础上,重复上述两个步骤,调价后的第二次优化方案(方案IV),其回报率为w=25.0044%,平均满意度为f=0.6617,房型一售价为11830元/m2。4)再次重复以上优化步骤,所得结果与第三步一样,无法继续优化。方案III与方案IV满意度均超过25%,如果将平均满意度作为第一目标,则方案IV为最优方案;反之方案III为最优方案。关键词:平均满意度、总收益、总成本、增值率、回报率。一、问题重述众筹筑屋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房地产形式。现有占地面积为102077.6平方米的众筹筑屋项目(详情见附件1)。项目推出后,有上万户购房者登记参筹。项目规定参筹者每户只能认购一套住房。在建房规划设计中,需考虑诸多因素,如容积率、开发成本、税率、预期收益等。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不同房型的容积率、开发成本、开发费用等在核算上要求均不同。为达到卖买双方双赢的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回答如下问题:问题一:为了信息公开及民主决策,需要将这个众筹筑屋项目原方案(称作方案Ⅰ)的成本与收益、容积率和增值税等信息进行公布。请你们建立模型对方案I进行全面的核算,帮助其公布相关信息。问题二:通过对参筹者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了参筹者对11种房型购买意愿的比例。为了尽量满足参筹者的购买意愿,需要重新设计建设规划方案(称为方案Ⅱ),并对方案II进行核算。问题三:一般而言,投资回报率达到25%以上的众筹项目才会被成功执行。讨论方案Ⅱ能否被成功执行?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应怎样调整才能使此众筹筑屋项目能被成功执行?二、模型假设1.开发费用=(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允许扣除的开发成本)*10%;2.所有房子都卖出,预期收益作为总收益;3.该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不涉及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为零;4.其他扣除项目费用=(土地成本+允许扣除的开发成本)*20%;5.假设住房居民没有独立使用面积;6.题目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真实可信;7.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金额都具有合法有效的凭证;8.降低房型一的售价,不会影响网民对各种房型的满意比例。三、符号说明:新房型编号():第种编号房型的建房套数:第种编号房型的房型面积:第种编号房型的开发成本:第种编号房型的售价:网民对第种房型的满意比例:普通宅增值税:非普通宅增值税:总增值税:普通宅取得土地的支付金额:非普通宅取得土地的支付金额:取得土地支付总金额:开发成本:总成本投入:总满意比例:增值额:售房总收益:净利润(最终收益):容积率:增值率回报率:扣除项目金额:回报率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1问题一4.1.1原规划方案I核算4.1.1.1数据预处理根据表1的数据,建筑面积为房型面积与建房套数的乘积,可得房型1-3普通住宅的建筑面积为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