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手册(第四届)目录第一部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3一.活动具体内容……………………………………………………………………3二.活动实施办法……………………………………………………………………18三.活动安排程序……………………………………………………………………27四.活动参赛指引……………………………………………………………………29第二部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系列活动内容…………………………31一.亚太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外)校长论坛…………………………………31二.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32三.2005-2006年度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学校奖………………………………34四.“中国百万师生最喜爱的知名品牌”调查推广介绍活动……………………34五.亚太未来动漫产品博览会……………………………………………………37第三部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相关文件………………………………40一.组织委员会章程…………………………………………………………………40二.裁判长守则………………………………………………………………………42三.裁判员守则………………………………………………………………………44四.参赛选手守则……………………………………………………………………46五.参赛约定声明书…………………………………………………………………47六.关于维护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声明书…………………………………………47七.致参加活动未成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48八.参加活动未成年学生家长同意书………………………………………………49九.参赛作品授权书…………………………………………………………………50十.关于受理申请《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合格证书》的公告……………51十一.受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合格证书》《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证书》的实施办法………………………………………………………………………………52十二.关于编辑出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优秀作品集锦》(画册/光盘)的说明……………………………………………………………………………54第一部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一、活动具体内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分为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和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两个阶段。要求参与者在取得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后,才可取得参加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测评资格。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必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由各地组委会自行命题。命题时可按照教育部基教[2000]35号文件中不同学段的模块设置,命题可结合各地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适当增加一些前沿性的知识。条件成熟的地区要充分发挥“校校通”工程的作用,积极推进无纸化考试。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优秀、合格者由主办和支持单位授权全国组委会颁发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合格证书,作为逐步推行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依据。申请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优秀、合格证书,由各地组委会在上报第一阶段数据时,向全国组委会申请颁发。持有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优秀、合格证书的学生方可报名参加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采用全国组委会指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系统的地区,全国组委会负责下发试题,各地组委会自行组织考试,并将参加人员信息及成绩等数据上报全国组委会备案,即可向全国组委会申请颁发证书,收费标准另行通知。已经实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或中考、会考等评价体系的地区,可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与当地的考核制度结合起来,无须再单独进行,只要向全国组委会上报相关数据(试题内容、参加人员信息及成绩)备案,即可向全国组委会申请颁发证书,收费标准另行通知。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自选)(一)竞赛项目部分网络中文网络中文竞赛是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