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创建“幸福家庭”方案创建“平安幸福家庭”方案为响应中央关于创建“平安幸福家庭”的号召,按照省委关于“坚持学以立法,坚持学以增智,坚持学习致用”的要求,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创建平安幸福家庭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创建平安幸福家庭,引导家庭适应时代的需要,树立家家学习、人人学习、相互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家庭成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新事物的创新能力。优生优育,科学教子,培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为实现我校新跨越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二、学习内容1、思想道德知识。侧重于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基本准则的学习,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的社会公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为学习重点。2、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科普知识,破除迷信,抵制各种伪科学;学习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网络使用知识,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一些简单外语会话、礼仪等生活实用知识学习,提高文明素质;加强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3、市场经济知识。学习一些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特别是要着眼于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和我市招商引资软环境的实际,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常识,了解其规划、程序和运作方式,增强工作技能和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4、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维权,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和民主自治的能力。通过“四五”普法知识的学习,增强家庭成员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稳定。5、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第1页共4页要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方式,注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与孩子平等、民主相处,教孩子学会做人,注重言传身教和以德育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德。三、工作目标平安幸福家庭要形成以“重家教,以德立家,学法律,以法护家;用电脑,信息富家;读好书,文化兴家”的学习观念。要努力创造“民主温馨、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父母带头学习、家庭全员学习、互动创新学习”的良性机制。平安幸福家庭创建工作实现的目标是:2005年底培养和树立5户幸福家庭典型;2006年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广泛开展平安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四、实施步骤㈠准备阶段(2005年8月)。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宣传动员,使学校了解创建平安幸福家庭的内涵和重要性,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创建活动方案,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㈡实施阶段(2005年9月—11月)。号召全校积极参与创建平安幸福家庭活动,让广大家庭明确终身学习是面向21世纪的生存概念,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时代对我们的必然要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平安幸福家庭是构筑幸福社会的基石。我校创建5户平安幸福型家庭典型。㈢总结推广阶段(2006年11月—12月)。按照平安幸福家庭创建考评标准,进行幸福家庭的达标命名工作,总结全市创建平安幸福家庭活动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幸福家庭标兵。创建平安幸福家庭评比条件1、尊老爱幼型家庭。家庭民主氛围深厚,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乐于奉献,家庭、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助人为乐,被单位、社会或乡镇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家庭成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家庭是“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2、教子成才型家庭。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家长要以自己良好的品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在单位、社第2页共4页区或乡镇是先进工作者、业务骨干或致富能手,孩子在校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通过家庭读书、家庭上岗培养孩子成为复合型人才取得成效。3、绿色环保型家庭。家庭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家园,家庭常年备有多种绿色植物和花卉,环境优美,阳台全面绿化。家庭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用水节约化,使用环保洁具,无污染、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不文明现象,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4、道德法制型家庭。能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