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图3-3-181.(2010·山东高考)如图3-3-18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图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下图中正确的是()【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其摩擦力大小为f1=μmgcosθ,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错;加速度大小不变,B错;其s-t图象应为一段曲线,D错.物体到达水平面后,所受摩擦力f2=μmg>f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正确选项为C.【答案】C2.如图3-3-19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m∶M=1∶2)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如图3-3-19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x2等于()图3-3-19A.1∶1B.1∶2C.2∶1D.2∶3【解析】水平放置时,F-μ(m+M)g=(M+m)a1,kx1-μmg=ma1,可得x1=;竖直放置时:F-(m+M)g=(M+m)a2,kx2-mg=ma2,x2=,故x1∶x2=1∶1,A正确.【答案】A3.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3t0的时间.为使物体在3t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该为下面四个图中的()【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再画出其对应的v-t图象,则其与t轴所围面积最大,则位移最大.【答案】D4.(2012·南京模拟)如图3-3-20所示,两块粘连在一起的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把它放在水平的光滑桌面上.现同时给它们施加方向如图所示的推力Fa和拉力Fb.已知Fa>Fb,则a对b的作用力()图3-3-20A.必为推力B.必为拉力C.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D.不可能为零【解析】该题考查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可采用整体法求加速度、隔离法求相互作用力.选整体为研究对象,Fa+Fb=(ma+mb)a,a=,选b为研究对象,设作用力为FN,则FN+Fb=mba,FN==.由于Fa>Fb,但a、b的质量关系未知,所以FN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故C选项正确.【答案】C5.(2012·阳江一中模拟)如图3-3-21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A、B的质量均为2kg,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块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g取10m/s2)()图3-3-21A.10NB.20NC.25ND.30N【解析】该题考查竖直方向上的连接体问题,选A、B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2ma,解得a=2.5m/s2.选A为研究对象有F-FN+mg=ma,解得FN=25N,选项C正确.【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8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图3-3-226.如图3-3-22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均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总为4∶1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a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a刚好被拉断D.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大于4∶1【解析】取三木块为整体则有F-6μmg=6ma,取质量为m、3m的木块为整体则有Ta-4μmg=4ma,隔离m则有Tb-μmg=ma,所以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总为4∶1,与F、μ无关,A对D错;当a绳要断时,解得a=-μg,拉力F=1.5T,B错,C正确.【答案】AC7.(2012·湛江模拟)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3-3-23甲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由图中信息可判定()甲乙图3-3-23A.0~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