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老师推荐传播学参考书目及网站--传播学参考书目及网站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作者:陈力丹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导;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地址:北京朝阳区华威西里8号楼一单元301邮编:100021关于增删的理由:“网站”主要是增加,从现在的14个增加到55个。“参考书目”删掉了本科生传播学教材,以及一些显然属于初级知识类的传播学书籍,因为这是博士生阅读的书目,要显示出对博士生要求的较高学术层次。增加了马克思主义(这是现在必须强调的,故放在前面)、传播学研究范式、技术主义学派、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社会传播、符号学、传媒伦理与法、消费文化等等内容。另外,考虑到新增的广告、摄影的研究方向,增加了广告、视觉传播两方面的书目。总数从原来的38种,增加到46种。增加的书目标出“▲”。陈力丹4,17原件:新闻传播学术网站: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中华传媒网:中国新闻研究中心CDDC新华网•新华传媒:人民网•人民传媒:千龙网•千龙传媒:传播研究网(中国社会科学院):紫金网:文化研究:世纪中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编辑和出版人Poynter新闻研究中心新闻博物馆传播学书目:《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斯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年《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美],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英]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新华出版社,2004年《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张巨岩,三联书店,2004年《新闻:政治的幻象》,[美]W•兰斯•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年《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美]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年《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年《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五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传播统计学》,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