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VIP免费

建筑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_第1页
1/11
建筑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_第2页
2/11
建筑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_第3页
3/11
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建筑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建筑总体体量与建筑群实体环境的比例推敲及其设计手法随着时代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对于美的比例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二十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革命深刻地变革了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而60年代以来建筑思潮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更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和角度对美学观念进行思考。对美的比例关系的追求也成为中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几无止境的目标。建筑自其产生时就与周围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座建筑物的好坏总是要联系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作出评价,对单体建筑的体验也是将其视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机组成,这种整体观的和谐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莱特在《论建筑》一书中提到“比例本身没计么,只是一个和环境的关系,室内室外每一件东西都有影响。”实际上他并非否定比例的价值,而恰恰是指出了地方环境及特色和特殊机能一样,限制比例系统的价值。对于芝加哥似乎合适的比例可能对威斯康辛的山丘来说就完全不对。从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越来越被建筑界所关注。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把城市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分解,得到了组成城市生活的四个基本元素——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体现出元素和统一性的观念。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认为:“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突出城市形象持续的原则。1999年《北京宪章》倡导“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进行“大地景观规划”,强调三者整体意匠的创造,从更宏观的高度将三者统一。今后,建筑发展的趋势将是更紧密地与环境结合,在这种总体设计的思想影响下,传统建筑比例的应用范畴也由对单体建筑的推敲,扩展到总体的城市设计领域中去。在总体设计中,同样要注意对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比例推敲,以取得整体关系的协调。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分为实体环境与虚体环境(空间环境),建筑物与这两类环境有着复杂的比例联系。一方面,建筑物作为实体总是要与周围的实体发生联系,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影响着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实体建筑物总要与周围的空间发生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影响到对建筑外部造型的把握及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实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实体和人工环境实体,自然环境实体包括山峦、丘陵、植被等地形地貌的构成部分,人工环境实体包括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及构筑物,它们相互结合,共同构成基地的其本特征,形成特有的地域感。新建建筑物需要充分考虑原有实体环境的内在特征,仔细推敲其与环境实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从总体上讲,建筑与周围实体的比例关系有两类:统一和对比。它们体现了不同的设计思想,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为原有环境增光添色。一.与环境实体的比例协调每一种地形都有其独特的地方,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环境有机组成部分的建筑也必然有其特色,这种特色也体现于其外部造型的比例关系上。新建筑与周围环境实体比例上的协调一致可以使其和谐地溶入环境之中,不以个体的鲜明表现为前提,突出并加强环境的整体特色。1.与自然环境实体的比例协调当建筑位于广阔的自然环境中,需要考虑与周围树木、丘陵、山峦等构成地形地貌的自然实体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的比例协调关系。当基地环境本身特色鲜明,关系和谐时,为了不对环境原有的和谐状态构成威胁,建筑物应尽量弱化自己,不以突兀的比例关系来表现自己,以同周围环境形成和谐一致的比例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实体比例关系的统一体现了对原有环境的尊重,保持环境的内在和谐状态。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及指导设计的“风水形势说”就反映了这一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建筑多以较小的单个体量,水平的比例同自然环境实体相统一,以群体建筑同自然地形地貌的融合来取得宏大的气势。明代十三陵建筑群(图3-1-1),承德外八庙规划(图3-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