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科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专业概况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1较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必须的基本技能。2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二、主干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方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数学基础、数据结构、微计算机技术(原微机接口技术)、信号处理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方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微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信号处理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硬件)方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微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系统概论、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信号处理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三、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2007级工学科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1较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必须的基本技能。2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2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3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本专业限选课不得少于一门。4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地方电大负责。5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没做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6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7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尽量选择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