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金堂国资办报〔2009〕84号签发:罗长先金堂县国资办关于2009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的报告政府办:2009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分析、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下国资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止滑提速,爬坡上行”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进有退、统筹兼顾的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国资监管工作,实现了监管规范有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各项工作目标,为助推我县“三大会战”和“三点一线、十字交叉、产业带动、组团发展”战略,为金堂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一、2009年工作回顾(一)进而有为,积极创建科学监管新机制。1、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努力形成科学监管新秩序。(1)充分认识,营造氛围。面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投融资平1台的搭建、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制、协调解决困难企业职工意愿等诸多难题,坚持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协调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办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学习型、廉政型、科学发展型”机关和企业的活动。通过组织和号召大家学习国资监管法律、法规等知识,让大家准确把握好科学发展的规律、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规律;通过开展调研和讨论,让大家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指导实践,真正做到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营造国资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2)制度先行,夯实基础。今年,我们突出重点,坚持制度先行。一是结合2009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施行,做好宣传工作,要求各有关企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要学习好、领会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重大意义、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和准确理解把握到位,切实保证法律贯彻实施到位。同时,抓紧制定和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配套措施,目前,已完成《金堂县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草拟工作。今年,我办结合乡镇国有资产“偏、小、残、难管理和难处置”的实际,制定了《金堂县乡镇国有资产处置实施办法(试行)》,以县政府办名义印发执行,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在“保值增值、公开公平公正、与场镇和新农村建设相结2合、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下,可采取“资产整合、合作开发、利润分成、折迁补偿”等方式盘活乡镇闲置国有资产的方法,有效拓展了资产的盘活渠道,提高了资产的使用价值。这些规章制度及办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县国有资产的科学监管、长效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3)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园满完成,结合年度目标任务和单位职能职责,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基础性工作进行科学分工,定岗定责,明确目标,按月检查督促;对重点工作落实定员定责,限时完成;对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采取定时与不定时的督促检查,确保国有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同时,在全体人员中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倒查制、绩效考核制,确保了各项工作按时保质的完成。2、不断创新监管方式,规范资产监管运行体系。(1)实行年检登记制度,掌握家底变动情况。积极开展200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年检工作。为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我办开展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2008年度国有资产产权年检工作。今年共年检县级单位212个(行政单位40个、事业单位172个)、乡镇政府213个,年检总资产达11亿元,国有净资产总量达6.7亿元(不含实行统一经营的资产)。年检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分布与变动情况,提供了依据,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工作,严格按照“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采购中心实施”的程序购置资产,截止11月底,纳入政府采购计划339万元,实际支付308万元,节约采购资金31万元,节约率9.15%。(2)科学调剂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一是整合乡镇国有资产,服务“三大建设”。如:将土桥农贸市场划拨给土桥二小修建学生运动场;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