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5页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孙景华老师在海院赛场的总结点评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上午好,历时两天半的全国第二届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两天半来,参赛教师们呈现的各具特色、具有探索精神的课堂教学;评委专家严肃、认真、公正的评判;与会老师们利用短信平台积极的研讨、评议;特别是北京东路小学生们的精彩表现,使这次大赛活动异彩纷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赛组委会安排我对本组21节课进行评点,我实在是压力很大。一是时间安排很紧,没有时间和评委进行认真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二是语文课程改革虽然已步入了健康的轨道,但是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依然是见仁见智,特别是新型的语文课,依然在探索之中。因此,今天,我不想对这二十一节课进行具体的评点,因为评委们的打分,已经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评点,最后的结果,也已作了明确的说明。下面,我只想谈谈两天半来我的个人的感受。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想谈谈本次大赛与第一次大赛取得的进步。一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诸如示范能力、研读教材的能力、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等。二是语文特点得到了凸显。课标、教材编写的理念不但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而且开花、结果,非语文、泛语文、“关于语文”的现象得到了根治或有了很大的所扼制。三是向语文学习的规律进一步逼进,教堂结构有所突破,教学方法有所创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所显现。四是课改发展平衡,参赛教师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奖次的竞争非常激烈。五是学生的表现突出,新一轮课改的成果在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我认为,这届大赛“公正、公开、透明”,评委们按照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和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始终如一地掌握自己的评分尺度,使课堂评定合理、公正,这是对广大实验区和参赛教师们的最大尊重。下面,我想重点谈谈我在听课学习中所引发的思考。有人说,课程改革已经到了转弯、爬坡阶段。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基本转到了正确的航向,但是要深入地推进下去,就要爬坡、攻坚了。这个爬坡和攻坚就是如何全面落实课标的理念和目标,特别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和教育观,如何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呢?我认为就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课堂,一手抓课外。课堂抓提效,课外就是抓课外阅读的普及。今天我们是研讨课堂教学问题,所以我只想谈谈课堂教学提效的关键问题,即强化强化四个意识:一是目标意识。目标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最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强化目标意识,才能事半功倍。1、彰显学科特点,落实核心目标。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其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不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突显年段特点,落实重点目标。第2页共145页第1页共1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5页阅读教学,三个学段的共性目标就是读书、背诵、识字、写字。但是,不同学段还应有不同的重点训练目标。我认为,只有凸显了本年段的重点训练目标,才能显现不同年段阅读课的特点,才能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例如朗读,低年级要重点抓好朗读训练,读正确、读流利。随着年段的提高,要逐渐重视默读的训练。比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低年级只是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到了中年级,还要学习概括能力,而到了高年级,课标上明确写着: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不仅要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更要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就是要关注文体的特点,落实“双性”目标。“双性”目标,一是共性的目标,二是个性目标。共性目标,就是上面说到的目标,包括阶段目标。而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个性目标。课标把文体主要分成三类。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诗歌,只要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