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基本原理。这()A.直接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秘密B.明确肯定了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作用C.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重要的影响D.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论述,这对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C项正确。19世纪60年代出版的《资本论》直接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秘密,因此A项错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明确肯定了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作用,故B项排除;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尚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2.(2019江苏泰州期中)《剑桥世界近代史》记载,“(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把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看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目标”。由此可知当时()A.科学理论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B.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完全相同C.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革命任务分两步完成D.马克思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答案C材料“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目标”表明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开始,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革命任务要分两步完成,A项错误,C项正确;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不同,资产阶级革命的革命任务是反封建,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任务是反资产阶级,B项错误;马克思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是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D项错误。3.“只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集合点,在既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拥有客观的革命形势和成熟的革命领导力量,多种因素构成一种合力的地方,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而这种情况只有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比较薄弱的环节才能出现。”这可以用来说明()A.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必要性B.十月革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C.巴黎公社不是历史的早产儿D.马克思具有非凡历史预见性答案B根据材料“多种因素构成一种合力的地方”“只有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比较薄弱的环节才能出现”并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故选B项。材料信息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条件,故A项与题意不符;巴黎公社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列宁的思想,而非马克思的思想,故D项错误。4.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不仅是由仍然保留的半农奴制和等级制的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十月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反封建B.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导致革命的发生C.十月革命可以化解俄国发展的问题D.俄国革命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该学者旨在强调“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必要性,即通过十月革命可以化解俄国发展的问题,故选C项。十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该学者旨在强调通过十月革命解决“‘现代化’要求”,故B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未涉及俄国革命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故D项错误。5.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新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新时代,因此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6.(2019江苏七市3月)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活动。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