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就是高清晰度,是相对于“标清”(即标准清晰度)而言的,主要是指高清晰度的视频媒体,高清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高清,现在网络上是铺天盖地的高清视频资源,高清电视、高清电影、高清MTV等等。高源媒体的解码过程是怎么样的?如何才能在电脑上正确地播放高清媒体?什么是硬解,硬解有什么要求?如何设置才能调用硬解?以下文字将用最简单的语言,和较少的转业术语作出说明。一、常见的高清视频的编码及封装格式对于高清视频来说,主流的编码技术目前主要有MPEG-2、DivX、XVID、H264/AVC、VC-1、RMVB和WMV-HD等等。其中,H264/AVC、VC-1、MPEG-2是蓝光(Blu-rayDisc)所选择的编码格式,也是目前最流行的高清视频编码格式。另外就是高清视频的封装格式,封装格式和编码格式是互相区别的,许多人会把它们混淆。1、H264/X264/AVC编码格式绝大多数视听玩家对于H264编码都不会感到陌生,H264编码的身世显赫,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视频编码专家组)与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动态图像专家组)合作组成的JVT(联合视频组)推动的新一代数字视频编码标准,也称为MPEG-4/AVC编码。H264编码依托雄厚的背景,在技术上独树一帜,大幅领先于其它编码算法。X264编码,是H264编码的一个开源分支,它符合H264标准,其功能在于编码,而不作为解码器使用,X264编码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实用,它在不明显降低编码性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编码的计算复杂度,X264对于H264编码中的一些复杂编码特性做了折衷处理,其压缩视频体积小于XVID(MPEG-4)编码视频,以小体积、高画质的特点得到了广泛认可。2、MPEG-2编码格式MPEG-2编码标准是由MPEG(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工作组发布的视频与音频压缩国际标准。MPEG-2编码于1994年发布,常用于广播信号(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的视频和音频编码,经过后期不断修改,不仅成为DVD的核心技术,还应用于HDTV高清电视传输。3、VC-1编码格式WMV(WindowsMediaVideo)作为经久不衰的一种视频编码,一直在不断改进,2003年,微软基于WMV第九版(WMV9)编码技术,正式提出了VC-1编码标准,并于2006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VC-1编码作为较晚推出的高清编码算法,自然吸收了MPEG-2与H264编码的优点,其压缩比介于MPEG2和H264之间,编解码复杂性仅有H264的一半,即压缩时间更短、解码计算更小,在微软的大力推动下,VC-1编码已经得到了BD蓝光光盘、电影及电视学会(SMPTE)的支持。近几年来,为了更好的推广WMV9/VC-1编码标准,微软不遗余力的建立了WMV-HD高清资源站点,大量发布采用VC-1编码压制的720P、1080P宣传片及演示片(WMV-HD视频格式),试图营造声势,吸引用户关注。不过,中庸的技术(与H264相比无明显编码优势)、封闭的平台(限于Windows系统)、后发的劣势(2006年通过成为国际标准)仍然给微软VC-1编码的应用前景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4、高清视频的封装格式封装格式其实是一个“容器”,它不同于编码格式,封装就相当于捆绑打包,将已经编码好的视频文件和音轨文件打包在一起,并按照一定规则建立排序和索引,便于播放器或播放软件来索引播放。常见的封装格式有MKV、AVI、MOV、TS、PS等等,高清媒体文件的后缀名(扩展文件名)一般都是媒体的封装格式。(1)MOV格式:MOV多见于AppleQuickTime网站上的电影预告片。MOV类似于RMVB,过于封闭自守,民间制作组没有人会用这个不方便的形式。(2)AVI格式:AVI封装是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封装标准,是当时为对抗QuickTime的MOV格式而推出的,因为当时还没有流式播放需要,AVI的将索引布置在打包文件的尾部,这就使得AVI封装不能做到流式播放(流媒体)。AVI封装只能支持有限的几种视频音频编码形式,且AVI不能支持音频的VBR动态比特率编码。(3)TS格式:TS(TransportStream)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封装形式,蓝光原盘中,就采用了TS封装。TS封装支持几乎所有编码的高清视频和音轨文件。PS(ProgramStream)封装的技术基本和TS相同,但PS封装和AVI一样,都不是流媒体,不能够支持流式播放,PS封装使用在原先的HDDVD中。在高清标准下,MPEG-2编码的视频文件主要采用TS封装格式。(4)M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