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神奇的克隆》学校:临朐外国语学校姓名:王萍电话:15863694691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朐外国语学校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教案设计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2、教材使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技之光”的第三篇课文《神奇的克隆》。3、课前准备:A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B学生上网查找与克隆有关的资料。C提出自己不懂的疑问。二、教学课题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嫁接、诱人、例如”等生词。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教学重难点:1、了解“克隆”是什么以及克隆技术对人类的作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2、初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在百度中搜索《神奇的克隆》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2、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本课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有关植物、动物克隆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克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激起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四、教学方法这是一篇说明性科普文章,介绍有关克隆技术的科学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认为教学本文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自然界的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及克隆的前景——师生互动,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布置练习题,搜集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直观演示:打开word文档,进行复制图片的操作。问学生知道老师进行的是什么操作吗?(复制)2、引出“克隆”?在你看过的电视剧中,谁具有这种复制的本领?(孙悟空)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中的相关视频。【百度视频搜索】http://www.kumi.cn/donghua/8502_24.html孙悟空可真神了,一根毫毛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来。这是多么神奇有趣啊!这个神话引发了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孙悟空能复制自身的本领,就是现代科技领域研究的“克隆”(板书“克隆”)。二、精读课文:过渡:本文原来的题目叫克隆之谜,但是编者却更名为“神奇的克隆”。这节课咱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这克隆如何神奇。自己读课文3--9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克隆的神奇。(可以把你的想法简要的写在书上)学后交流:(一)生活中的克隆(第3、4自然段)1、引导扣住中心句“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说说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渗透说明方法:举例子)师引导举例: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学生举例)植物:扦插压条嫁接(师补充介绍)【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6404216.html(相机补充介绍植物的其它克隆方式。)【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7299555.htmlb、低等生物:分裂,看着不太舒服,但读文字还好,谁来读一读。齐读。(补充视频,感受细菌的分裂繁殖)【百度视频搜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htUWEjyG8/师:那么克隆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定义的?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渗透说明方法:下定义)(二)克隆的实验(第5自然段)高等动物的克隆很神奇。克隆多利的方法很复杂,但说白了,就是用一只羊身上的一个细胞培育成一只羊。小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体细胞...